熱門推薦
青年壯遊活動報名
壯遊點巡禮
提供青年全年度常態性且深度的在地服務,每個青年壯遊點都有豐富的在地生命故事等你來探索體驗學習
基隆海洋青年壯遊點
1.八斗子漁村導覽/娛樂漁船出海/傳統漁法手扒網/基隆嶼生態導覽/外木山王爺祭(海洋文化) 透過八斗子娛樂漁船船長認識基隆海洋漁業、透過達人導覽漁村旅行,了解海洋潮汐、海洋生態、透過淨灘保育海洋生態。在基隆嶼上,認識台灣原生種的植物,及豐富的地質景觀、磯釣場域。 每年農曆6月18日,外木山王爺祭隆重登場,此一活動已經傳承百年,雖然在日治時期曾經一度中斷,日本人撤台後,在地居民重新展開,此一活動充分展現當地漁民謝天、謝地、謝海的虔誠儀式。 2.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SUP體驗/了解海洋遊憩的多元特色 讓國內外青年知道台灣除了海鮮文化之外,台灣還有海洋遊憩活動,透過活動加強海洋保護觀念! 3.基隆的特色魚產:鎖管 藉由解剖鎖管了解台灣海洋的漁產豐富性及所受到的汙染。 解剖後的鎖管,放在放大鏡下,透過放大鏡了解鎖管的一生,與海洋的關係,之後煮出美味的鎖管米粉。 期待融合體驗行程及食魚教育讓青年更了解台灣的漁業文化及產業特色。
臺北貓空青年壯遊點
貓空是臺灣休閒農業發展的濫觴,是國內最早的觀光茶園與休閒農業區,也是茶產業六級產業化與茶飲消費文化新創發展的基地。 此外,貓空除了著名的壺穴地形,宗教上有安溪移民帶來的保儀大夫信仰、臺灣道教信仰重鎮–指南宮、基督教馬偕博士傳道遺留的影響,塑造出敬天愛物與自然共生的製茶思維。 貓空交通便捷,從台北市中心一小時內即可抵達,貓空四季各有不同的風情與多元多樣的自然生態探索、人文宗教走讀、農事食農體驗活動,是內涵豐富的戶外活動教室。 近年貓空壯遊點的活動已從貓空逐漸向外擴及大文山茶路沿線地區(木柵、南港、深坑、新店、石碇、坪林等),活動更豐富與多元,等你來探索。
桃園永安實驗青年壯遊點
桃園海客協會擁有豐富的人文風采與自然資源,透過結合地方產業面,以蜜蜂產業、永續漁業、及海洋與陸域環境保護等核心主題,精心規劃一日及多日遊程,為遊客打造兼具深度與樂趣的體驗旅程。內容涵蓋探索客家漁港的文化底蘊、參訪當地蜜蜂產業的生態園區,親身體驗石滬永續漁業的產業面貌。在專業導覽解說下深度探索永安獨特的農漁共生環境,感受其多樣的自然生態之美。 藉由食在地、玩地方...等活動,讓每位訪客都能深入體驗永安農漁產業的獨特魅力。設計的遊程以SDGS 8、11、14、15為設計基準,內容涵蓋認識海洋客家文化、傳統技藝傳承、漁業資源教育,及源頭減塑、永續環境省思,期許到訪的國人,除了看見永安社區之魅力外,更從中認識城鄉經濟平衡、永續海洋及陸域生態,是環環相扣,需要全民共同推動的意識。
苗栗苑裡青年壯遊點
苗栗最早之隧道窯廠─金良興磚廠,近五十年演進轉化,除保有傳統製磚生產外,成立文建會全台唯一之「灣麗磚瓦文物館」,經濟部首批掛牌的「觀光工廠」與「創意生活事業」,創新經營與觀光文化服務,金良興「JLS 」品牌獲得智慧財產局文化創意產業的著名商標,致力於「生產、生活、生態」產業的永續經營與發展,成為工業遺產活化成社區資產的範例。 金良興磚廠創立於西元1973年,由易森獅(苑裡扶輪社創社社長)、陳金連等位集資,在山腳社區創辦了苗栗最早之隧道窯廠─金良興。前後共建立三條窯(1973、80、90年),現窯長達162公尺,以質佳之火炎山風化頁泥岩為主產製的紅磚,品質優異行銷聞名全台灣。 金良興磚廠在山腳社區創辦了苗栗最早的隧道窯廠,前後共建立三條窯, 以火炎山風化頁泥岩為主產製紅磚,品質優異行銷全臺灣。經多年的演進與轉化,金良興磚廠除了保有傳統製磚生產, 也成立文建會全台唯一之「灣麗磚瓦文物館」,致力於「生產、生活、生態」產業的 永續經營與發展,讓更多人了解磚瓦的歷史、應用與生產過程的演進,而永續傳承這項珍貴的文化產業。 快到紅磚的故鄉走一遭,發現你所不知道的紅磚故事! 1. 發掘紅磚故事 金良興觀光磚廠擁有162公尺自動化的製磚隧道窯、磚雕學院、磚情花園、 古早味童玩區、西式壁爐造型烤肉區,也能親自DIY磚雕等許多體驗活動。 2. 翻轉藺草新生命 早期苑裡婦女最擅長的手藝之一就是藺草編織,也是在地的一大特色之一。 透過參觀藺草文化館與小鹿藺草編織 DIY,瞭解如何用創意翻轉傳統的技藝文化產業。
基隆海都青年壯遊點
基隆因三面環山,造就了獨有的歷史地位及自然資源。憑藉著歷史遺跡與依山傍海的海洋文化,從國際知名的基隆港、秀麗沉靜的海岸景緻、歷久不衰的人文古蹟,都讓基隆成為了極具觀光價值的美麗之處。 1.八斗子漁岸風光 早期八斗子的居民的討海人生活,留下豐富的漁業文化生態、資產,至今擁有神秘的海洋故事及歷史。漫步在八斗子老街,吃著魚寮中大鼎煮的魚,感受滿滿漁村風味,體驗過往的漁村風華。 2.忘憂谷解憂之旅 忘憂谷為台灣十大解憂步道之一,是由草原綠地及小灌叢構成的綠色山谷,更依傍著美麗汪洋。悠遊在忘憂谷中,除了享受青青草原的身心舒暢外,還可以欣賞山稜線及特殊的植被生態。 3.大坪海岸穿草鞋 大坪海岸是歷經數萬年海浪衝擊形成的海蝕平台,除了自然地景外,還富有壯麗的潮間帶生態及綠藻景觀。帶你穿上草鞋,一起探索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認識海洋、親近海洋! 4. 薯榔海水染布體驗 薯榔是台灣原生植物,在早期常被漁民用來染漁網,如今薯榔染布體驗,呈現地方另類創新工藝,海水中鈉離子成為植物染的媒介有固色的作用,在海水中漂洗樂趣滿滿,承襲了過去經典與現代藝術。
新北貢寮青年壯遊點
在台灣東北角的貢寮,藏著一片從山林到海洋的自然寶庫。這裡有超過千種生物的水梯田、被譽為賞鳥聖地的田寮洋濕地,以及擁有極危植物海米的原生植物沙丘海岸。走入這片里山里海的土地,赤腳踏進梯田、與水牛相遇、賞鳥賞生態,感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脈動。 1. 與水牛做朋友 登上桃源谷草原遠眺海天一線的壯麗景色,欣賞牛群悠閒漫步於眼前,在桃源谷野餐的同時,也認識與水梯田百年共生的水牛故事;下午則走進水梯田,帶著親手採的食草拜訪水牛,體驗友善餵食、刷毛、建立人與水牛間的信任與連結,療癒身心。
臺中石岡青年壯遊點
臺中石岡是傳統的客家庄,壯遊點活動以「五感體驗」為特色,透過走訪各式客家建築、聞聞四季盛產的香甜水果、仔細聆聽蛙鳴與大埔音臺灣客語、享受在地媽媽所準備的客家特色美食及和童玩達人學習製作童玩,帶領你在石岡留下最深刻的美好記憶。 1.春遊石岡蝸牛趣 石岡依山傍水,沒有高山峻嶺,只有非常適合親近的淺山,許多條步道在石岡的山林裡蜿蜒著,地理師說南眉這塊土地像蝸牛的頸,南眉社區正積極打造一個蝸牛社區。 春季壯遊,活動主打「石岡蝸牛趣」,本活動將帶領青年朋友,沿著電火圳而上,探訪南眉蝸牛聚落,這裡有豐富的生態、人文歷史,讓我們來認識電火圳的生態、南眉聚落及學習簡單的種子DIY吧。 2.夏日石岡賞蛙趣 石岡區以農業為主,水利設施特別發達,現有「八寶圳」及「電火圳」;其中電火圳為發電用的「川流式發電廠」,於民國11年運作至今,是大甲溪水系第一座發電廠,也是石岡活的「文化資產」,而長2.6公里的電火圳旁,有一條巡圳用的步道作為推動石岡地區「生態旅遊」動線。 夏日壯遊活動主打「生態體驗」,白天漫步在電火圳步道上,避開炎熱的日光,感受沁涼的兩圳水流,並體驗有趣的生物多樣性的互動,藉由兩圳步道的動線,與竹藝昆蟲達人「徐哥」相約在客家文化館進行竹藝生態昆蟲DIY;夜晚則由青蛙達人郭可遇帶我們夜遊,尋找正在找伴的青蛙,聆聽一曲夏日夜晚的生態交響樂。 3.秋收石岡酸柑好滋味 石岡的盛產柑橘,除了作為鮮果販售之外,近年來,石岡的友好社團,石岡社區文化發展協會一直在推廣酸柑茶,酸柑茶利用柑橘來製作成可以久放的茶飲,它的製程費時與多工,值得介紹給來訪石岡的朋友們。 秋季壯遊活動主打「酸柑茶」,讓我們跟著石岡社區文化發展協會的伙伴,在充滿歷史意義的石岡穀倉,認識酸柑茶,體驗酸柑茶的DIY,讓大家一同感受石岡酸柑好滋味。 4.冬尋石岡鐵道趣 石岡的五分車,原為日大正元年的輕便軌道,日大正13年改建成為五分車道,運送八仙山林場的木材,民眾慣稱在平地的稱之為「五分車」,到了山上它成了「機關車」,隨著林場的伐木減少,及民國48年颱風的影響,沖毀了大部分的鐵道,於是鐵道廢棄…遺跡與歷史也慢漫地消失了。 冬季壯遊活動主打「五分車」,讓我們跟著曾住在五分車宿舍耆老的腳步,實地走訪五分車的遺址,尋找遺跡,深入了解林場文化,讓我們一起重回五分車的歷史現場!
南投茭白筍青年壯遊點
在夏日微風吹拂下,來趟美人腿泡菜的故鄉埔里,穿著蛙裝、戴著斗笠,穿梭在茭白筍田間,感受冰涼清澈的泉水 、傾聽周遭的蟲鳴鳥叫,於休閒農場中享受採筍的樂趣,一起體驗悠然自得的鄉野風情吧! 1.筍農體驗趣 穿著青蛙裝體驗獨家的採筍樂趣,體恤農夫的辛苦,進而珍惜得來不易的食物。另外還能DIY客家風味美人腿泡菜,在自然環境中體會手作的浪漫,打造健康歡樂的饗宴,享受幸福美味的樂趣! 2.白魚保育 透過參觀生態復育池,帶你一窺認識台灣特有種「台灣白魚」,了解保育的重要性,增進生態保護及環境教育的知識,一同打造人魚共好的生活環境。 青年 壯遊 台灣 領略台灣之美,在年輕的生命旅途中,挹注美好回憶。
彰化芳苑青年壯遊點
《芳苑壯遊點》 芳苑鄉位於台灣彰化縣的西南角,這裡的地理位置使它成為台灣西部海岸最接近台灣海峽的地區之一。這裡融合了農業與漁業的生活方式,形成獨具特色的半農半漁社區。 芳苑鄉王功地區擁有豐富的觀光資源,無論是濱海植物生態、潮間帶濕地、傳統信仰,還是懷舊古厝與國家地方建築,皆展示著這片土地的獨特魅力。這裡的環境未受破壞,完美保存了原始的農漁村風貌與深厚的傳統文化,並擁有台灣中西部海岸最美麗的潮間帶。漫步於黑色沙灘,眼前的夕陽餘暉映照在海面上,仿佛走進一片人間仙境,讓人陶醉其中。 王功的海鮮更是這裡的獨特魅力之一,成為遊客必嚐的美食特色。美食街緊鄰王功漁港,這裡的蚵仔炸、鮮美海鮮和現炒花生等道地小吃,每一口都令人陶醉。當地的海味鮮美,搭配濃厚的漁港風情,保證讓你一試成主顧,回味無窮! 芳苑壯遊景點將帶領你深入探索當地的生態、文化與歷史,讓你在旅程中深入了解這片土地的獨特魅力與豐富底蘊: 1. 深度蚵農體驗 在老蚵農的帶領下,透過親手剝蚵、串蚵、立竹竿做蚵架等活動,帶你深度體驗蚵農的日常生活,了解王功漁村人文特色,王功可說是一個最自然的學習場所,值得你一起來探索! 2. 再創蚵殼美學DIY 欣賞獨一無二的蚵藝作品,並親手創作屬於自己的廢蚵創意紀念品。在這裡,你將運用廢棄蚵殼,體驗DIY的樂趣,讓這些海廢品煥發新生,賦予它們全新的價值,將自然與創意融合,創造出別具意義的藝術作品。 3. 王功生態文化導覽 跟隨環教導師,踏上濱海植物巡禮之旅,細心欣賞這些植物獨特的生命特徵,體會它們與漁民堅韌精神的深刻連結。並走進王功故事館,深入了解這片土地的人文歷史與悠久的起源,聆聽王功人王功事,更加貼近王功的自然與文化之美。 4. 走訪探索潮間帶 深入探索潮間帶及西海岸豐富的生態世界,了解螃蟹、河豚、彈塗魚等獨特生物的生活習性與特徵。隨著環教老師的精彩解說,更加貼近潮間帶的生物多樣性,並認識王功近海魚類的生態奧秘,感受這片海岸帶來的自然奇觀。 5. 食農教育體驗 體驗食材從土地到餐桌的過程,並提供多樣化主題可選擇:大漁樂家、花生大小事、構樹麻糬、蚵仔披薩,學習如何以永續的方式種植與捕撈,並體驗收穫、製作等過程,讓您對食物的來源與價值有更深刻的認識。
雲林古坑實驗青年壯遊點
結合青年行動、街區走讀、農村生活與在地產業,與「創樂子生活學苑」合作,引導青年深入地方、累積成長經驗。 1. 青年行動:培養組織與解決問題能力,從地方議題發掘到行動實踐,強化團隊合作與跨領域合作力。 2. 街區走讀:探索地方歷史、建築與文化,體驗街區變遷,培養觀察與敘事能力,轉化為地方故事。 3. 農村生活:體驗農村飲食、節慶與生態,理解地方文化與現代化挑戰,深化社區認同與情感連結。 4. 在地產業:參訪特色產業,了解技藝傳承與經濟發展,思考創新模式,促進產業與文化融合。
南投中興實驗青年壯遊點
省政府在台灣歷史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而中興新村作為一座參仿英國倫敦新市鎮所設計的花園城市,不僅擁有完善的基礎建設,更是國內最早實施電纜地下化的市鎮之一。此外,該地區匯聚了多位建築大師的作品,呈現出獨特的建築風格和人文氛圍。透過這些特色,團隊將帶領參與者重新感受、認識這座省府文化的精彩與價值。
臺中太平青年壯遊點
臺中市太平區內有近百分之八十的面積都是山坡地,區內的大橫屏山的地震風貌更是特別的頭嵙山層。 除了有山林、河川等迷人景緻外,這邊的植物、生物、昆蟲種類更是多樣化,超適合喜歡生態大冒險的你前來探險一番! 1.溪流冒險從太平開始 沿著小溪溯溪直接親近大自然,由達人導覽戶外溪流、生態導覽,體驗刺激的溪流冒險,面對面觀察沿岸生態,了解戶外溪流地質的重要,在短短的活動行程中輕鬆成為冒險家和地質學者! 2.太平藍染工藝 過去茅埔地區栽種香茅及藍染原料大菁、小菁等植物,太平壯遊點將帶你製作植物染及藍染手作方巾,以輕鬆有趣的方式激發自己的創意,也能認識當地香茅及大小菁種植的故事和發展。 3.到蝙蝠洞探索趣 蝙蝠洞位在太平區頭汴坑風景區,是早期為了灌溉農田,利用人工方式所開鑿的渠道。經歷了一連串的風災及大批遊客的破壞,蝙蝠洞水源枯竭、大批蝙蝠全數飛走。近幾年為了活化蝙蝠洞,重新美化周圍環境,邀請你一起深入了解蝙蝠洞的故事,讓蝙蝠洞風華再現!
屏東內埔青年壯遊點
誰說想玩戶外體驗場只能到國外,屏東科技大學「戶外冒險教育體驗場」提供破冰、低空、與高空等冒險活動,讓你在臺灣也能high! 想和朋友一起欣賞高屏地區美景挑戰自己,和團隊成員一起互相扶持與成長,屏東內埔壯遊點是最好的選擇。 1. 低空體驗 低空包含飛越毒龍潭、 獨木橋、走繩等活動,透過在遊戲中自我挑戰,和隊友們一起共患難,學習團隊分工合作及訓練溝通能力,挑戰完保證擁有滿滿的成就感! 2. 高空體驗 高空包含高空巨人盪鞦韆、升降擊球、 高空擊球、高空獨木橋等活動,現場擁有最專業的設備和指導人員,只需要專心於刺激的體驗活動,不需擔心經驗與技術問題。 3. 自力造筏 透過情境營造(溫室效應)、什們是溫室效應、基本技能(操舟、繩結、素材浮力與結構)、及團隊共創,透過實際現地引導充分享受自力造筏與環境教育。 4. LNT無痕山林 透過情境營造(綠林帶)、什們是無痕山林、台灣無痕山林發展、及無痕山林7大準則,透過實際現地引導充分享受山林之美與登山安全教育。
高雄大寮實驗青年壯遊點
(1)蹲點地方,最接地氣 本會立足大寮區,與區內各單位互動頻繁,112年度及113年度陸續協助大寮社區、拷潭社區、翁園社區、溪寮社區等推動社造業務,亦進入校園,如忠義國小、山頂國小、永芳國小、溪寮國小,傳達社區林業、食農教育等概念,同時協助鳳山新住民服務中心辦理新住民認識大寮活動等,是蹲點大寮,行銷大寮的先鋒。 (2)維護、宣傳歷史建築,實際行動 共益磚窯(八卦窯)及瑞榮磚窯(登窯)是高雄市列冊的歷史建築,本會協助其導覽宣傳及場域整理的工作,114年並將推動磚窯導覽員培訓,培訓完成後,磚窯將有專責導覽人員,為居民、市民朋友介紹磚窯的種種生活及文化。 (3)復興大寮黑元寶 本會踏查本區物產,發現拷潭菱角因道路開發、農夫年齡高,近年菱角田面積不斷減少,恐怕有滅失的危機,遂致力於復興菱角事務,112年及113年與社區合作種植菱角,辦理採收體驗活動,反應良好,未來青年於中秋節後到本壯遊點者,將會安排菱角採收體驗,體驗當一日菱角農。
嘉義珈雅瑪青年壯遊點
茶山位於曾文溪源頭,原名叫作珈雅瑪,意為「山腰上的平原」,是阿里山鄉最南的村落。 近年來,茶山以涼亭文化而遠近馳名。走入村子裡,到處可見各種樣式涼亭, 加上周遭天然的溪谷流瀑,宛若花園部落。 鄒族、布農族及漢族三族聚集在茶山部落裡。 部落因有了三族的點綴,呈現出多元文化體驗。 1. 鄒族部落巡禮 來到茶山一定要體驗由部落青年導覽員幽默風趣的部落巡禮! 除了帶你體驗族服、風笛領路、鳥笛搗麻糬之外,也會邀請大家一起跳活力部落舞, 老村長更會帶著大家每人一火把,沿著溪水聲並說著神話故事、高唱鄒謠,活動過程神秘又歡樂! 2.美味原民料理 活動夜晚能品嘗茶山三族群美味的部落風味餐, 包含烤肉、野菜、竹筒飯、溪魚溪蝦等等, 透過品嘗原住民的美味料理,認識他們就地取材的飲食智慧! 3.刺激水上冒險 茶山因位於曾文水庫上游與長年的氣候影響,自然形成天然的山谷溪流, 活動將由部落激流救生人員帶領到珈雅瑪瀑布,指導大家如何水上漂與自然跳水, 是來到茶山珈雅瑪部落必玩的冒險體驗活動!
嘉義六腳青年壯遊點
導覽語言(Language):華語(Mandarin)、日語(Japanese) 特色行程介紹: 1、蔗埕文化園區 近一個世紀的日式住屋群旁,看糖廠的興衰看聚落的發展;園區內處處防空洞,看戰爭與歷史;在朴子穿梭老街,從生活文化產業探究世代間情感的依附和關連,重啟過去與現在時空的對話,走過遊程看見嘉義看見台灣。跨越世代的生活方式或有交疊卻各異其趣,在這個地方,在這個世代,我們將帶青少年學生與青年一起理解過往、認識現在、觀看未來。 2、成豐社區講堂 成豐社區講堂前身為成豐碾米廠, 米廠 於 1932 年落成,其歷史至今已屹立 超過 90 載,作為曾經承載著當地區域糧食和經濟發展的碾米廠, 也隨著時代推移,逐漸淡出歷史舞台,但其同樣見證蒜頭老街上 和糖廠曾帶來的風華,近期也因「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重新修建 ,再度重現在大眾眼前, 如今做為推廣鄉土、產業文化及歷史教育之場所,係成為認識在地發展之重要場域。 3、百年雜貨店、墘窯休閒陶坊 位於嘉義縣六腳鄉潭墘社區一間擁有百年歷史的「慶和柑仔店」,從阿公就開始 經營到目前已歷經三代,內有販賣許多復古零食、糖果。而其與一旁並陳的「存德中藥房」其實是於2013年經過潭墘社區發展協會與社區規劃師共同規畫打造, 一半是柑仔店,另一半則是中藥房。後來成為三立電視台製作的偶像劇「用九柑仔店」的拍攝場景因而聲名大噪。 潭墘社區內可見到許多的交趾陶裝置藝術及拼貼畫,這是由臺灣工藝之家墘窯休閒陶坊及在地的交趾陶工作室一同打造,他們肩負著傳承交趾陶文化的使命,來到工作室裡,可見到許多人物、動物、花草等不同類型的交趾陶藝術品,一起來觀賞交趾陶藝術品之美吧! 4、朴子老街 當完遊子,改當逛老街的文藝青年,逛逛朴子這座「被經過的城市」—海上來的貨物送往內地;山上來的物產趕赴商區。我們會在這裡參觀老街道、水道頭園區、刺繡文化館、朴子好書室等等,把朴子走透透! 5、六腳傳統市場 蒜頭傳統市場位於六腳鄉蒜頭村,是當地居民早晨閒話家常、購買日常用品和享用早餐的熱門場所。由於它位於村莊的中心地帶,這裡成為人潮聚集的地方,市場內有各種生鮮食品和早餐可供選購。此外,周邊還設有便利店、藥鋪和郵局等各種便利設施。許多商店在這裡已經經營了數十年,招牌上的色彩因歲月而褪去,但這種時光留下的痕跡反而增添了一種獨特的歷史氛圍。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些店面逐漸不再符合現代市場的需求,但它們的老闆們仍以悠閒的節奏經營著店鋪,與客人閒話家常,這種氛圍為市場增添了溫馨的人情味!在蒜頭老街旁,當地知名蒜頭餅店興旺餅舖就位在伍佰舊居的隔壁,目前興旺餅舖以傳承至第四代,「蒜頭餅」也因地名及口感特殊罕見,被譽為六腳鄉名產,據說也是伍佰愛吃的喔! 6、立青工作室 工作室的黃憲章老師以木工專長,自行鑽研、並加以改良。黃老 師本業是舞臺佈景及道具製作,因緣際會之下,投入懸絲偶製作19年,作 品累積近三百件。老師在創作之餘,更致力於偶戲藝術的推廣,將偶戲藝術結合地方文化深耕。 ------------------------------------------------------------------------------------------------------------------------------------------------ 我們將從蒜頭糖廠出發!參觀工廠村完整的日式宿舍建築群,公視影集《一把青》有來這邊取景唷!也會在這裡搭乘五分車,五分車為昔日糖業運輸鐵道,載甘蔗不載人,藉由搭乘五分車進行時空穿越,看盡糖廠的前世今生。我們也會在這裡觀賞由老奶奶們表演的懸偶劇團表演,不要以為年紀大動作就不流利,他們的表演會震驚你對老人表演的印象(至少小編被震驚到了),同時在表演完也能實際體驗操偶的辛苦,更會由衷地佩服這群慈藹的奶奶們! 行程表如下: 09:00-10:00 潭墘社區導覽/墘窯休閒陶坊/用九柑仔店 10:10-10:40 六腳公有市場及周邊街區 10:40-12:10 成豐社區講堂導覽解說/立青工作室懸絲偶製作體驗 12;20-13:20 蒜頭糖廠嘉義大學駐點工作站吃午餐 13:20-14:30 蒜頭糖廠園區導覽 14:30-15:30 炒糖體驗 15:30-16:30 觀賞笑瞇瞇偶劇團表演 行程如有變動會再另行通知,也歡迎追蹤我們的 IG粉專:https://www.instagram.com/chiayiliujiao_youthtravel/ 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3037625733 有興趣的朋友們趕緊報名唷! 如有加開梯次或變動會再另行通知 我們誠摯地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同好們,或者有經驗的前輩、老師們一同報名參加,來一趟歷史人文、社區經營走讀之旅。
嘉義新港青年壯遊點
在都市叢林裡,是否每天被忙碌的生活所淹沒,總是覺得喘不過氣? 那就來嘉義新港走走吧! 透過體驗台灣農村的往日情懷與古早風味,給自己一個喘息的空間, 拋下所有的壓力與疲憊,和最單純的自己進行親密對話,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1. 全臺第一農村博物館 農村文物在現代社會中漸漸消失,為搶救和倡導這些農村資源, 由閒置的倉庫改造而成嘉義縣頂菜園農村博物館因此誕生! 園區內除了能了解古笨港時期的歷史點滴,還有彩繪斗笠、控窯等多種農村生活活動能體驗。 2. 水泥牆上的藝術品 漫遊在古笨港藝術村中,欣賞社區利用剪黏交趾藝術在牆上設計具代表性且 活潑生動的圖樣,讓水泥牆不再只是冰冷的牆面,而是可以溫暖你我的藝術品!
高雄杉林青年壯遊點
杉林位於高雄農村的地理中心,亦是許多族群遷徙的重要路徑,先民稱這塊土地為楠梓仙,是平原通往山區的重要路徑。 1. 協會的地點位於杉林的永久屋基地之中,是一個以飲食文化作為產業發展特色的協會。 2. 因許多族群交會遷徙,杉林與周圍的區域有許多先民往來的古道,古道上常有美麗的景色。 3. 杉林族群文化多元,有山地原住民、平埔族、漢人、客家族群亦佔了很重要的一部分。
花蓮太巴塱青年壯遊點
太巴塱部落是原住民人口最密集的部落,且保有傳統及最完整的歷史故事的故鄉。來到太巴塱,和部落族人唱歌跳舞,一起學習他們樂觀且知足常樂的個性! 太巴塱位於花蓮光復鄉,而「太巴塱」地名的由來,是因在光復鄉太巴塱部落裡有一條河流中有許多魚、蝦子與螃蟹,特別的是螃蟹居然是白色的!阿美族人因而稱之為「Tafalong」,也就是「白螃蟹的故鄉」之意。 1.太巴塱豐年祭 I LISIN 「年祭」是阿美族最大、最隆重的祭典活動,每年在主要的農作物收穫後舉行,除了慶祝豐收外,還有慎終追遠、緬懷祖先功蹟的重要意涵,如同漢人的過年,阿美族部落需經「年祭」的除舊迎新、驅邪祈福祭典活動,才進入新的年度,這段期間,太巴塱的阿美族稱之為『Pipik Dan No Mihca』,意指一年裡的轉折時期。太巴塱的「年祭」是以一系列的活動形式呈現,目前已簡化為五天,內容包括階層訓練、迎靈祭祖、祈福儀式、文化傳承、體能競技、歌謠舞蹈、感恩酒會到最終的除舊迎新儀式,都和傳統的信仰體系緊密結合。 2.親手製作傳統服飾配件&情人袋 來到太巴塱,製作屬於自己的第一件原住民傳統服飾配件,從中瞭解傳統服飾代表的意義,也透過用創意製作新潮又不失傳統的情人袋,體會母系社會的文化價值,讓親手製作增添紀念價值! 3.太巴塱經典歌舞 阿美族舞蹈的最大特色就是有舞必有歌,又分為祭祀型態歌舞(Sakrero)及一般樂舞(Salakiaw) 兩種不同型態,祭祀型態歌舞(Sakrero)主要為祭祀時才會唱跳的歌舞,而一般樂舞(Salakiaw)則是平常慶祝、宴會時會跳的舞蹈,從歌舞中和族人一起度過無憂無慮的夜晚!
花蓮壽豐青年壯遊點
1.漫步東華大學:悠閒漫步探訪校園內獨特的建築風格和景觀,如寧靜優美的華湖、悠閒愉悅的湖畔餐廳等、充滿人文氣息的楊牧書房...等。特別介紹洄瀾共好大學社會責任中心,參訪員生消費合作社及玩具物流中心,體驗社會責任的運作模式和實踐成果。 2.走讀豐田移民村:探索豐田移民村,感受日式與台灣文化的融合之美。旅程中我們將穿梭於歷史悠久的豐田移民村,深入了解其獨特的日治文化風貌和移民故事。還可參訪國家級考古博物館,踏上考古之旅,探索史前文明的神秘面紗。 3.體驗壽豐特殊產業:由壽豐休閒農業區的產業達人帶領大家共同體驗,可親身參與並了解壽豐地區獨特的特殊產業,有採蓮花體驗、抓淡水龍蝦體驗、摸蜆體驗等等。達人將會為您提供專業的導覽和解說服務並實際操作,過程中解答您對農業和漁業的疑問,並分享當地的有趣小故事。
臺東綠島青年壯遊點
「讓山海成為一所學校」 在課程中,我們會跟學員說,今天山/海 才是老師,我們只是助教。 因為我們相信,戶外教育的核心,是生命影響生命。 於是,我們走進山、游入海、黏在漁人、長輩旁,採集在這片山海的生命故事。 將這些故事,拼在我們的課程畫布上。 拼著拼著,啊! 好像看出了一些什麼。 課程的初衷,就這樣開始了! 以課綱的話來說 知識 需要 體感經驗的映襯 情意 需要 互動建立的關係 技能 需要 真實情境的實戰 用這個整合的框架 我們期盼將戶外課程的元素,與課綱作聚焦的對話 給學員接地氣的連結,帶著走的能力 期望每位學員,都能在山海的陪伴下 長出自己喜歡的樣子 ------------------------------------------------------------------------------- -台東縣唯一國際永續旅遊認證-Green Travel Seal -國內第一個團體旅遊產品碳標籤 -第八屆國家環境教育獎優等 -打開漁業的黑盒子,一起經歷「從大海到你家」-連結人漁海的海洋經驗。 -引進紐澳的水域安全課程,陪伴學員從知海、親海、懂海的學習歷程。建構海域活動的「風險素養」,成為學員親海的護身符。 -覺察光的能量,透過公民科學,成為海島暗空守護者 -在夜晚的海濱,走進海洋作的夢,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 -與星星一同玩耍,找回海島星子的文化記憶,成為星星的好朋友。
花蓮玉里青年壯遊點
玉里,一個遠得像是天堂的小鎮 這座全臺灣面積最大的鎮,位處東臺灣交通樞紐,坐落在花東縱谷平原,群山環繞,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對望。這片由秀姑巒溪所孕育的土地,是被原住民口中母親河選中的沃土,盛產有機農產品,出產玉里米、文旦、西瓜等豐富優質的農產品。幾百年來的島內移墾軌跡與文史,塑造出囊括原住民、閩南、客家、外省的「四合鎮」多元共榮生活文化,在多元族群相互滋養下,結成一篇篇帶有人情味的生活日誌。
宜蘭經驗實驗青年壯遊點
►宜蘭經驗|玩轉城市治理,感受宜蘭魅力! 你想深度認識台灣嗎?你渴望一趟充滿意義與體驗的探索之旅嗎?「宜蘭經驗」從城市治理故事到豐富的自然文化,帶你深入宜蘭,發現前所未有的旅行視野與公民行動力! ►探索空間設計與人的互動之旅 踏上宜蘭縣政中心、新舊城區,在專業達人的帶領下,從實際案例中看宜蘭的公共空間如何巧妙融合在地文化與民主自由,啟發你對城鄉發展的想像。 ►親近自然,創意手作 來到陳定南紀念園區,不僅有深度導覽,還可用在地素材進行手作體驗,製作屬於自己的回憶,感受自然與文化交織的宜蘭特色。 ►反思學習,激發公民行動力 活動中透過深度討論、共創共學,讓你有機會與其他青年一起思考未來發展,將自己的觀點轉化為具體建議,激發你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 ►觀察農田生態,認識平原生態系 探索三星鄉的農田,尋找生活其中的小生物,摸索人類與自然的共存法則,體驗真實而充滿趣味的農村日常。 ►串連世界,實踐永續發展 我們的行動不只在地方,更連結了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透過實地探索,讓你體驗文化保存、城市治理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平衡發展,鼓勵跨域思考,培養全球視野。 立即報名!讓宜蘭經驗的故事成為你的助力!
臺東初鹿窯實驗青年壯遊點
臺東縣布送學會位於臺東縣卑南鄉初鹿村,長期與在地工坊合作,推動性別平等,並為部落婦女、新住民等弱勢族群提供就業機會。 民國99年學會攜手臺東縣政府及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成立臺東窯藝文化園區,透過職涯訓練、國中教案與長青學習,培力在地居民與部落藝文發展,領域涵蓋陶藝、編織等手作技藝。
金門青年壯遊點
金門位於福建省東南方的廈門灣內,是一座美麗的海上公園,也是保衛臺海安全的英雄! 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到臺灣後,開始實施戰地政務,使金門籠罩在這軍事禁地的神秘色彩長達40年。 基於它特殊的歷史背景,金門保存了許多自然與人文資源,快一起跟著金門壯遊點來趟深度的閩南文化之旅! 1.戰地文化 金門壯遊點帶你走訪馬山觀測所、山后民俗村、獅山砲陣地、翟山坑道等歷史景點。其中獅山砲陣地又名震東坑道,位於山后民俗文化村後的獅山,是現今僅存的坑道式榴彈砲陣地。再一起看看當地著名的砲操表演,流利的演繹砲彈發射的過程,伴隨著鏗鏘有力的答數與整齊劃一的步伐,體驗金門獨特的戰地文化! 2.閩南與僑鄉文化 金門早期移民多來自漳、泉兩州,當地建築及風土民情大多便沿用閔廈古風。其中水頭聚落可說是金門最具代表性的閩式建築與銃樓,水頭又名金水,位於金城鎮的西南隅,是個以黃姓為主的多姓聚落,也因為它鄰近水頭碼口,早期就是金門與廈門之間的交通要點,保存的閩式建築與洋樓也是全島最多、最精美的。 3.金門在地特色小吃 都來到了金門,當然不能錯過地方美食,諸如廣東粥、油條、石蚵、麵線、蚵爹、酒醩牛肉...等特色在地小吃。 4.山海活動體驗 徒手攀挑戰金門陡峭的太武山花崗石石壁、輕划SUP或是獨木舟徜徉在古崗湖畔,或是人數足夠時來場英雄島的漆彈大戰...,這些都是金門壯遊點的新體驗活動。
金門烈嶼青年壯遊點
善用當地的資源和地方組織,串聯居民、在地青年,結合聚落的文化特色,設計規劃具有地方文化價值的導覽及體驗活動,讓參與者更深入地了解從農業時期、軍管時期、戒嚴時期、開放觀光在地文化,珍惜當下、覺察自我社會責任。 更容易理解離島「烈嶼」經過農業時期、軍管時期、戒嚴時期、開放觀光歷史脈絡與文化軌跡,藉此也讓參與者對離島聚落過去生活方式產生敬畏之情,珍惜當下。學習居民、在地青年如何有效運用在地文化資源重生、創新方式,讓大家認識在地文化、認同在地文化重要性。 達人導覽:透過在地人專業解說與導覽,了解聚落民俗風情與歷史文化。 景點探索:探索八百多年宋代古井、欣賞媲美世界襲產「林天助」大師廟宇連環壁畫。 食農教育、實作體驗:透過認識、體驗從農業時期將在地農作物「露穗」運用在生活飲食、生活用品庶民生活記憶。 聚落襲產文化體驗:聚落現存縣定古跡「東林東井」打水體驗、「佛祖宮」連環壁畫彩繪的聚落生活型態。 行動劇展演:以個人行動劇場展演,了解在軍管時期、戒嚴時期,離島「烈嶼」島民在島上的戰地生活文化。
馬祖津沙青年壯遊點
本壯遊點將以遊戲化學習結合地方設計的思維出發,於遊程中結合閩東文化、海島文化、戰地文化於走讀中,加入福州母語教學和馬祖黃金餃實作體驗,並於過程中參與澳口微淨灘活動,讓來體驗的旅人變成津沙真正的家人,期許透過永續旅遊的標準讓本壯遊點展現越在地越國際的社會影響力。
澎湖湖西青年壯遊點
藉由活動的體驗了解人類與環境的相輔關係,進而尊重自然與愛護食物,跟著達人親自去感受里海居民的生活型態,以及在地人如何以里海精神去守護,人類如何從里山-里海獲得的各種資源,供給服務能夠永續供應的重要機制。藉由活動的體驗了解人類與環境的相輔關係,進而尊重自然與愛護食物,跟著達人親自去感受里海居民的生活型態,以及在地人如何以里海精神去守護,人類如何從里山-里海獲得的各種資源,供給服務能夠永續供應的重要機制。 1.透過導覽解說讓參加活動的伙伴,能深入體驗農漁村的過去歷史與前人的 經驗與智慧。 2.透過在地職人與青年、學習地方知識學、食魚教育、農漁事體驗。 3.希望透過跨域合作達到推廣在地特色、海洋教育以及文化體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