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青年壯遊活動報名
壯遊點巡禮
提供青年全年度常態性且深度的在地服務,每個青年壯遊點都有豐富的在地生命故事等你來探索體驗學習
苗栗苑裡青年壯遊點
苗栗最早之隧道窯廠─金良興磚廠,近五十年演進轉化,除保有傳統製磚生產外,成立文建會全台唯一之「灣麗磚瓦文物館」,經濟部首批掛牌的「觀光工廠」與「創意生活事業」,創新經營與觀光文化服務,金良興「JLS 」品牌獲得智慧財產局文化創意產業的著名商標,致力於「生產、生活、生態」產業的永續經營與發展,成為工業遺產活化成社區資產的範例。 金良興磚廠創立於西元1973年,由易森獅(苑裡扶輪社創社社長)、陳金連等位集資,在山腳社區創辦了苗栗最早之隧道窯廠─金良興。前後共建立三條窯(1973、80、90年),現窯長達162公尺,以質佳之火炎山風化頁泥岩為主產製的紅磚,品質優異行銷聞名全台灣。 金良興磚廠在山腳社區創辦了苗栗最早的隧道窯廠,前後共建立三條窯, 以火炎山風化頁泥岩為主產製紅磚,品質優異行銷全臺灣。經多年的演進與轉化,金良興磚廠除了保有傳統製磚生產, 也成立文建會全台唯一之「灣麗磚瓦文物館」,致力於「生產、生活、生態」產業的 永續經營與發展,讓更多人了解磚瓦的歷史、應用與生產過程的演進,而永續傳承這項珍貴的文化產業。 快到紅磚的故鄉走一遭,發現你所不知道的紅磚故事! 1. 發掘紅磚故事 金良興觀光磚廠擁有162公尺自動化的製磚隧道窯、磚雕學院、磚情花園、 古早味童玩區、西式壁爐造型烤肉區,也能親自DIY磚雕等許多體驗活動。 2. 翻轉藺草新生命 早期苑裡婦女最擅長的手藝之一就是藺草編織,也是在地的一大特色之一。 透過參觀藺草文化館與小鹿藺草編織 DIY,瞭解如何用創意翻轉傳統的技藝文化產業。
苗栗銅鑼青年壯遊點
體驗人類生活如何與里山環境平衡永續,如生火術、養雞場與石虎棲地等
新北汐止青年壯遊點
走進汐止壯遊體驗現場,打開自然感官療癒之旅~ 深入大台北城市裡山的自然懷抱,從汐止為起點,認識基隆河周邊溪流的生態多樣性出發,透過汐止不同四季節令的自然及藝術創作活動,帶領青年走訪您說未知的的汐止在地角落,重新認識地方文化與生活風景與環境永續共生關係的旅程。 特色一:低碳『生態』走讀:都市山林裡的無痕探索 特色二:用雙手感受土地,用創作連結自然與知識 特色三: 四季節令 × 在地節慶活動體驗 汐止壯遊點是早期汐止重要米倉,在都市現代化中仍保有里山文化特色及豐富生態,同時第著名藝術融入社區藝術創作特色。 為迎接青年不同時節的到來,更貼近風土,我們設計了一系列隨四季更迭的在地體驗,從春耕、夏作,到秋收、冬藏,結合地方的節慶與習俗,帶領參與者走入農事、參與祭儀、品味傳統技藝與季節食物,感受生活與自然節奏的交織,鼓勵參與透過身體力行的參與,在壯遊旅途中,不只看見風景,更走進土地的時間感,認識地方文化如何與環境共生,體會節令裡蘊藏的智慧與故事。 春季(4–5月)|桐樂 × 夜觀螢火蟲 夏季(6–8月)|淨溪 × 農耕 &筍農體驗 × 手作 秋季(9–10月)|夢想花車藝術共融體驗,融入社區多元藝術 同共創以自然為靈感的夢想花車,參與踩街展演,用創意回應都市山與流域的生命脈動,透過溪流淨溪及五感體驗,讓青年在都市邊界中,重新與自然生活對話。
臺北古憶青年壯遊點
利用短暫的假日,給自己來趟臺北輕旅行吧! 臺北古憶壯遊點規劃春、夏、秋季三個活動行程,在各個不同季節中,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放鬆之旅。 1. 悠遊淡水河訪臺北古城 在微風徐徐的春季,帶你悠遊水鳥聖地!乘著船在台灣第三長的淡水河中,欣賞下遊地區兩岸的建物及因保育意識而被保留下來的紅樹林,還能在不同季節看見不同的水鳥!關渡自然公園也是不少生物的重要棲息地,在台北市野鳥學會規畫重建後,園區分為自然保留區、教育區、濕地區,還能透過望遠鏡更近距離觀察水鳥。 大稻埕地區為早期的商業重鎮,因此培養了許多文人雅士及產品出口相關古蹟,如迪化街、李臨秋紀念公園...等,透過走訪古色古香的街道,一同發現新舊融合之美! 2. 陽明山天然風貌與藍染技藝 炎炎夏日,不要再窩在家中吹冷氣,一起到山上走走吧!陽明山獨特的地理位置與氣候條件,造就了植物的多樣性。透過專業導覽老師的淺顯易懂的解說和介紹,走過冷水坑至絹絲瀑布步道,體會不一樣的陽明山。 手做天然藍染活動由藍染世家的老師負責教學。除了動手製作之外,老師也會告訴大家早期先人為何使用大菁做染料,及全盛時期到如今的消逝演變。藍染不只是技藝,更是記憶! 3.秋天金包里大路賞芒花 「草山風,竹子湖雨,金包里大路」是形容陽明山景物的臺灣諺語。早期金包里大路不但是交通要道,共具有運輸功能,如茶葉、硫礦、魚貨的挑運等運等。在秋高氣爽的秋季,最適合到擎天崗金包里大路賞芒花,緬懷先民愛護這條古道的精神! 走完金包里大道,換上草鞋,走入古道幽徑,聆聽蟲聲,踏上前人為了養家活口肩負重擔以汗水鋪成的販魚古道,體會自然生態的奧妙,將這份經驗與智慧傳承下去!
臺北北投青年壯遊點
想到北投就會直接想到溫泉,但北投究竟還有什麼特色呢? 神秘的北投除了溫泉文化外,還有女巫傳說、在地體驗等,帶你一起探索不為人知的北投秘密,來一趟深度北投之旅! 1.北投女巫傳說 「北投」這個地名,在臺灣平埔族群語言指的是女巫居住的地方的意思。為何有這樣的地名,一是硫磺溫泉熱氣被認為是女巫作法;另一種則是傳說有女巫居住此處,祈禱化解硫磺泉的災害。「北投」女巫的靈力結合溫泉文化帶給了社區故事無限的想像和祝福,呈現不同文化面貌。 2.在地藍染體驗 從藍染 DIY 體驗中認識北投早期產業樣貌,從染料製成操作中了解大菁復育、建藍、養缸等,體驗先民使用天然染料染布的樂趣,結合創意美學,編織一段藍色美夢! 3.木炭窯修復 木炭是古早人家的生活必需品,北投居民,就地取材,採用岩石、土方興建木炭窯,砍伐相思樹當燒製木炭。現在就利用木材、石頭等自然資源,讓耆老帶你運用傳統工法,一起進行木炭窯維護!
新北三鶯青年壯遊點
說到鶯歌,總只想到鶯歌老街與和博物館? 其實鶯歌還擁有豐富的人文故事,這裡可是台灣著名作家楊逵與陳映真曾經的居住地,同時河岸邊也是都市原住民的居住地,一起到鶯歌壯遊了解更多的私房行程吧! 1.三鶯文學文學小鎮壯遊 過去兩岸已故作家陳映真老師兒少時住在鶯歌的文化路,同時也是臺灣已故小說家及兒童繪本作家楊逵老師的故居,聽聽退休老師石文傑敘說兩位作家的故事,壯遊鶯歌的文學之路。 2.撒烏瓦知部落體驗 透過壯遊鶯歌,深入了解都市阿美族部落撒烏瓦知部落的實際生活,學習部落採集、工藝與建築的美學,也透過自然農耕方式,認識原住民傳統的智慧與思想。 3.三峽茶、竹與藍染產業與藝術體驗 4.鶯歌陶瓷體驗 在鶯歌老窯廠內,在陶藝家們的細心指導下DIY 製作自己喜愛的生活陶瓷器物,既可發揮創意創作屬於自己的作品,也可美化生活空間,更間接支持了鶯歌陶瓷老街中老窯廠再活化的行動。
南投清流青年壯遊點
清流部落,居民均屬賽德克族德固達雅語群(Seediq),族人自稱Alang Gluban(谷路邦部落)。 還記得電影《賽德克·巴萊》帶來的感動與震撼,卻沒機會親自體驗片中的歷史故事嗎? 來到南投清流部落,實地造訪電影拍攝地點,更能體驗在地原住民部落的人文風貌與其自然景觀,了解和平及反戰的人權概念。 1.成為一日賽德克人 透過影片導覽、部落巡禮解說瞭解原民文化,也能親自參與傳統服飾、文面、狩獵體驗、傳統射箭、苧麻編織等體驗活動,讓你走進部落,體驗成為一日賽德克族人。 2.你所不知道的霧社事件 走入南投仁愛清流部落,聽聽族人分享霧社事件後代的人文故事,並親自體驗歷史場域情境。南投清流壯遊點這就帶你了解教科書及電影以外的霧社事件,感受原住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3. 動手玩出新創意 經由達人的指導,實地學習操作賽德克綁紮技藝、DIY幸運手織帶及設計平面傳統家屋, 激發自己的想像力及創作力,透過自己手做,更能夠體驗當地原住民族之藝術文化。
雲林斗六青年壯遊點
你對雲林的印象,還停留在綠油油的稻田或寬廣的大馬路嗎? 其實雲林除了擁有農業首都的頭銜,也擁有最豐富的生態資源!雲林古坑鄉草嶺石壁地區經溪流長時間沖刷 ,形成大片天然壯麗的峽谷、石壁、壺穴等特殊美景。 快跟著雲林斗六壯遊點,一起探索神秘的石壁仙境! 1.全臺最大的天然石壁 到古坑草嶺走訪全臺最大的天然大石壁,溪谷裡有綿延數百公尺的巨大岩塊,沿途還能看到峭壁、瀑布、萬年峽谷等天然特殊的景色,讓你彷彿變身武俠小說主角,在石壁與溪水中穿梭。其中更透過參訪「九二一國家地震紀念地」及「草嶺地質生態館」能深度了解草嶺的奧秘。 2.到咖啡的原鄉喝咖啡 說到咖啡,怎麼能沒想到古坑?因位處咖啡豆最適宜生產的北緯 23.5 度,加上溫溼配合,古坑鄉成為台灣生產高級咖啡的地區。古坑咖啡因萃取與烘焙的方法不同,喝起來也具獨特風味! 透過古坑咖啡達人在「古坑咖啡園區」的導覽解說,除了認識日治時代的台灣咖啡百年歷史文化,還能親自體驗採收、烘焙咖啡的過程,與咖啡近距離接觸。
臺中九天青年壯遊點
你看過電影國片「陣頭」嗎?他其實就是取材自九天民俗技藝團的真實故事改編而成的! 臺中九天壯遊點與 「 九天民俗技藝團」合作,藉由體驗營方式,看看九天如何從廟口傳統的陣頭團體,轉型為國際知名且專業的表演藝術團體! 1.民俗技藝體驗趣 透過達人講解,提供傳統鼓藝、家將臉譜彩繪、神將神童電音舞蹈等,以沉浸式體驗,認識臺灣陣頭,發現民俗藝術的樂趣,竭誠歡迎喜愛壯遊臺灣、貼近地方文化的青年,讓你一次就愛上臺灣陣頭,一起解開陣頭文化的神祕,貼近在地人文、提升文化認知。 2.繽紛官將彩繪體驗 總在各地廟會繞境或電視上看到的臉譜藝術,為保留陣頭文化精隨,加以創新及傳承,打破宗教信仰的禁忌,透過專業臉譜師的指導教學和說明,結合親身體驗與實際操作,創造獨一無二傳統民俗文化體驗,深刻體認臺灣傳統文化的獨特性與價值。 3.臺灣人的願望找臺灣神 在臺灣傳統民俗信仰文化中,除拿香祭拜是與神明對話的方式之一,在九天我們透過「臺版御守-疏文」與神明溝通,由專業老師講解說明,將內心的願望、生活的煩憂書寫完畢,供俸在神桌給本廟主神「 九天玄女」加持,焚表告天讓願望隨著裊裊煙霧上達天聽,傳遞給神明!
彰化芳苑青年壯遊點
《芳苑壯遊點》 芳苑鄉位於台灣彰化縣的西南角,這裡的地理位置使它成為台灣西部海岸最接近台灣海峽的地區之一。這裡融合了農業與漁業的生活方式,形成獨具特色的半農半漁社區。 芳苑鄉王功地區擁有豐富的觀光資源,無論是濱海植物生態、潮間帶濕地、傳統信仰,還是懷舊古厝與國家地方建築,皆展示著這片土地的獨特魅力。這裡的環境未受破壞,完美保存了原始的農漁村風貌與深厚的傳統文化,並擁有台灣中西部海岸最美麗的潮間帶。漫步於黑色沙灘,眼前的夕陽餘暉映照在海面上,仿佛走進一片人間仙境,讓人陶醉其中。 王功的海鮮更是這裡的獨特魅力之一,成為遊客必嚐的美食特色。美食街緊鄰王功漁港,這裡的蚵仔炸、鮮美海鮮和現炒花生等道地小吃,每一口都令人陶醉。當地的海味鮮美,搭配濃厚的漁港風情,保證讓你一試成主顧,回味無窮! 芳苑壯遊景點將帶領你深入探索當地的生態、文化與歷史,讓你在旅程中深入了解這片土地的獨特魅力與豐富底蘊: 1. 深度蚵農體驗 在老蚵農的帶領下,透過親手剝蚵、串蚵、立竹竿做蚵架等活動,帶你深度體驗蚵農的日常生活,了解王功漁村人文特色,王功可說是一個最自然的學習場所,值得你一起來探索! 2. 再創蚵殼美學DIY 欣賞獨一無二的蚵藝作品,並親手創作屬於自己的廢蚵創意紀念品。在這裡,你將運用廢棄蚵殼,體驗DIY的樂趣,讓這些海廢品煥發新生,賦予它們全新的價值,將自然與創意融合,創造出別具意義的藝術作品。 3. 王功生態文化導覽 跟隨環教導師,踏上濱海植物巡禮之旅,細心欣賞這些植物獨特的生命特徵,體會它們與漁民堅韌精神的深刻連結。並走進王功故事館,深入了解這片土地的人文歷史與悠久的起源,聆聽王功人王功事,更加貼近王功的自然與文化之美。 4. 走訪探索潮間帶 深入探索潮間帶及西海岸豐富的生態世界,了解螃蟹、河豚、彈塗魚等獨特生物的生活習性與特徵。隨著環教老師的精彩解說,更加貼近潮間帶的生物多樣性,並認識王功近海魚類的生態奧秘,感受這片海岸帶來的自然奇觀。 5. 食農教育體驗 體驗食材從土地到餐桌的過程,並提供多樣化主題可選擇:大漁樂家、花生大小事、構樹麻糬、蚵仔披薩,學習如何以永續的方式種植與捕撈,並體驗收穫、製作等過程,讓您對食物的來源與價值有更深刻的認識。
臺中梨山青年壯遊點
梨山部落【Slamaw】梨山是從西部到東部的重要轉運站,也是中部橫貫公路開發最早、最熱鬧的風景區。 梨山位處2000公尺的高山地區,由於地理位置,更保留了許多原住民部落的自然資源與純粹風貌。 臺中梨山壯遊點帶你邁開腳步,體驗除了高山特有的主題行程,泰雅原民文化及臺中母親之河-大甲溪溯源也是活動特色之一。快一起看見梨山之美,發現部落美學,探索在地生活面貌! 1.部落深度尋根 梨山擁有四大部落:梨山部落 、新佳陽部落 、松茂部落、環山部落,豐富的泰雅文化,藉由原住民人文、語言、音樂、舞蹈等特色,來尋找歷史的痕跡、尋訪櫻花鉤吻鮭,帶你認識最全方位的泰雅部落! 2.自我體能大躍進 在高海拔的遊程中,走訪獵人步道、希利克步道等特色景點,讓你在欣賞美景時,也同時提升大大自我體能。透過雙腳步行與攀爬,實際感受大自然的溫度,成為山野中的體能冒險王! 3.在地文化DIY 梨山孕育出各種高優質的農特產品,廣受歡迎的梨山茶就是產自於海拔1450至2500公尺之梨山茶區之高冷茶菁,經由解說教學,從採茶、製茶、焙茶等茶相關製作過程,帶你手把手體驗一輪。另外也可在從自然中取材,撿拾在地小落果製成泰雅小獵人飾物,讓自己跟當地文化更靠近!
南投茭白筍青年壯遊點
在夏日微風吹拂下,來趟美人腿泡菜的故鄉埔里,穿著蛙裝、戴著斗笠,穿梭在茭白筍田間,感受冰涼清澈的泉水 、傾聽周遭的蟲鳴鳥叫,於休閒農場中享受採筍的樂趣,一起體驗悠然自得的鄉野風情吧! 1.筍農體驗趣 穿著青蛙裝體驗獨家的採筍樂趣,體恤農夫的辛苦,進而珍惜得來不易的食物。另外還能DIY客家風味美人腿泡菜,在自然環境中體會手作的浪漫,打造健康歡樂的饗宴,享受幸福美味的樂趣! 2.白魚保育 透過參觀生態復育池,帶你一窺認識台灣特有種「台灣白魚」,了解保育的重要性,增進生態保護及環境教育的知識,一同打造人魚共好的生活環境。 青年 壯遊 台灣 領略台灣之美,在年輕的生命旅途中,挹注美好回憶。
嘉義珈雅瑪青年壯遊點
茶山位於曾文溪源頭,原名叫作珈雅瑪,意為「山腰上的平原」,是阿里山鄉最南的村落。 近年來,茶山以涼亭文化而遠近馳名。走入村子裡,到處可見各種樣式涼亭, 加上周遭天然的溪谷流瀑,宛若花園部落。 鄒族、布農族及漢族三族聚集在茶山部落裡。 部落因有了三族的點綴,呈現出多元文化體驗。 1. 鄒族部落巡禮 來到茶山一定要體驗由部落青年導覽員幽默風趣的部落巡禮! 除了帶你體驗族服、風笛領路、鳥笛搗麻糬之外,也會邀請大家一起跳活力部落舞, 老村長更會帶著大家每人一火把,沿著溪水聲並說著神話故事、高唱鄒謠,活動過程神秘又歡樂! 2.美味原民料理 活動夜晚能品嘗茶山三族群美味的部落風味餐, 包含烤肉、野菜、竹筒飯、溪魚溪蝦等等, 透過品嘗原住民的美味料理,認識他們就地取材的飲食智慧! 3.刺激水上冒險 茶山因位於曾文水庫上游與長年的氣候影響,自然形成天然的山谷溪流, 活動將由部落激流救生人員帶領到珈雅瑪瀑布,指導大家如何水上漂與自然跳水, 是來到茶山珈雅瑪部落必玩的冒險體驗活動!
高雄大寮實驗青年壯遊點
(1)蹲點地方,最接地氣 本會立足大寮區,與區內各單位互動頻繁,112年度及113年度陸續協助大寮社區、拷潭社區、翁園社區、溪寮社區等推動社造業務,亦進入校園,如忠義國小、山頂國小、永芳國小、溪寮國小,傳達社區林業、食農教育等概念,同時協助鳳山新住民服務中心辦理新住民認識大寮活動等,是蹲點大寮,行銷大寮的先鋒。 (2)維護、宣傳歷史建築,實際行動 共益磚窯(八卦窯)及瑞榮磚窯(登窯)是高雄市列冊的歷史建築,本會協助其導覽宣傳及場域整理的工作,114年並將推動磚窯導覽員培訓,培訓完成後,磚窯將有專責導覽人員,為居民、市民朋友介紹磚窯的種種生活及文化。 (3)復興大寮黑元寶 本會踏查本區物產,發現拷潭菱角因道路開發、農夫年齡高,近年菱角田面積不斷減少,恐怕有滅失的危機,遂致力於復興菱角事務,112年及113年與社區合作種植菱角,辦理採收體驗活動,反應良好,未來青年於中秋節後到本壯遊點者,將會安排菱角採收體驗,體驗當一日菱角農。
高雄杉林青年壯遊點
杉林位於高雄農村的地理中心,亦是許多族群遷徙的重要路徑,先民稱這塊土地為楠梓仙,是平原通往山區的重要路徑。 1. 協會的地點位於杉林的永久屋基地之中,是一個以飲食文化作為產業發展特色的協會。 2. 因許多族群交會遷徙,杉林與周圍的區域有許多先民往來的古道,古道上常有美麗的景色。 3. 杉林族群文化多元,有山地原住民、平埔族、漢人、客家族群亦佔了很重要的一部分。
嘉義新港青年壯遊點
在都市叢林裡,是否每天被忙碌的生活所淹沒,總是覺得喘不過氣? 那就來嘉義新港走走吧! 透過體驗台灣農村的往日情懷與古早風味,給自己一個喘息的空間, 拋下所有的壓力與疲憊,和最單純的自己進行親密對話,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1. 全臺第一農村博物館 農村文物在現代社會中漸漸消失,為搶救和倡導這些農村資源, 由閒置的倉庫改造而成嘉義縣頂菜園農村博物館因此誕生! 園區內除了能了解古笨港時期的歷史點滴,還有彩繪斗笠、控窯等多種農村生活活動能體驗。 2. 水泥牆上的藝術品 漫遊在古笨港藝術村中,欣賞社區利用剪黏交趾藝術在牆上設計具代表性且 活潑生動的圖樣,讓水泥牆不再只是冰冷的牆面,而是可以溫暖你我的藝術品!
高雄旗山青年壯遊點
台青蕉上課囉! 臺灣曾有「香蕉王國」的美名,尤其在高雄旗山的得天獨厚的氣候與環境中,孕育出的香蕉更是極品中的極品。 旗山青年壯遊點根據不同季節的屬性,每個月都精心安排一梯的旗山小鎮香蕉體驗活動,融合在地特色與文化意涵的旅遊活動,邀請你來旗山蕉朋友! 1. 深度探索旗山 不想讓你再像觀光客般的走馬看花,透過走訪旗山老街產業,回味老字號店鋪的真材實料; 騎鐵馬穿梭大街小巷,認識旗山不同的樣貌與水圳文化; 用雙腳從旗尾山攀登至美濃靈山,高處欣賞旗山與美濃的壯麗景色, 深入旗山文化與生態,親自體驗旗山之美。 2. 香蕉文化體驗 來到旗山壯遊點,怎麼能沒與香蕉來個近距離接觸!蕉農體驗活動行程包含香蕉拓印染、 香蕉植物染、香蕉種植體驗、產業認識等,讓你帶回與香蕉滿滿的甜蜜回憶。 3.地方老產業體驗 走入旗山老街區,帶您跨時空進入日治、戰後老街風華,不再是走馬看花,而是間間走訪老街老產業,真實回味老字號的真材實料。 4.工作假期與移居體驗 來到旗山,您如果想要更長的時間進入鄉村,體驗各種生活,也歡迎加入我們工作假期的行列,移居半農半X的地方生活。
嘉義梅山青年壯遊點
從海拔90公尺的梅山街區到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太平阿里山國家風景區, 短短的12 公里路程中就擁有36個髮夾彎,沿途的風景和景緻隨著海拔而有所不同。 梅山全境各村隨著季節不同,更是各具特色風光。 每年2月的茶園櫻花季;3月的瑞里紫藤花季; 4、5月的金針花季與螢火蟲季;9、10月的太興黃頭鷺季; 以及秋、冬的雲海季,景色變化多端。加上綠意盎然的高山茶園景觀, 透過悠遊梅山和文化體驗,讓你愛上最原始的梅山。 1. 梅山古道最對味 梅山擁有許多自然景點與步道,包含太平孝思亭竹林步道、瑞峰竹坑溪步道(挑炭古道)、 太興村太興岩步道與太興飛瀑、早期瑞里村通往太和村的瑞太古道、……等。 悠遊自然古道,探索已消逝的開發遺蹟,不僅可以在過程中訓練自身體力,還能認識許多志同道合的新夥伴! 2. 帶回屬於梅山的回憶 活動行程包含紅茶與高山紅糖DIY製作,體驗當地茶農的製茶與製糖文化, 體會平時所食用的紅茶與紅糖是如何被製成的。 而夏季四、五月進入螢火蟲夜間飛舞的時節, 在夜間觀察螢火蟲四處飛舞,在壯遊中留下最美好珍貴的回憶。
花蓮玉里青年壯遊點
玉里,一個遠得像是天堂的小鎮 這座全臺灣面積最大的鎮,位處東臺灣交通樞紐,坐落在花東縱谷平原,群山環繞,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對望。這片由秀姑巒溪所孕育的土地,是被原住民口中母親河選中的沃土,盛產有機農產品,出產玉里米、文旦、西瓜等豐富優質的農產品。幾百年來的島內移墾軌跡與文史,塑造出囊括原住民、閩南、客家、外省的「四合鎮」多元共榮生活文化,在多元族群相互滋養下,結成一篇篇帶有人情味的生活日誌。
宜蘭頭城青年壯遊點
「頭城社創『街』軌國際」串聯頭城古樸小鎮與樂活漁村,以「悠遊老街漁村X放眼國際視野」與「數位工具X文化體驗」作為本次宜蘭頭城壯遊點特色,透過舉辦社創小旅行,推廣頭城職人的同時,鼓勵青年朋友深入頭城在地,探索職人在頭城「身愛頭城,心繫永續」的行動、運用社創模式立足頭城的故事。 悠遊老街漁村X放眼國際視野: 以職人技藝和文化底蘊為基礎,將導覽結合職人技藝工作坊,帶領青年朋友深入了解頭城今昔脈絡與共融之景;邀請移居者分享他們在漁村一帶的生活及發展和對海洋的喜愛,進而實踐保育生態的理念,鼓勵青年除了認識在地特色,亦能提升視野從移居者角度看見頭城國際化的一面,並親自為保護生態環境盡一份心力。 數位工具X文化體驗: 藉由社創小旅行,親自在頭城趴趴走,體驗頭城日常,並透過完成特定任務以逐步了解職人的社創模式與創業故事,認識相關SDGs指標。此外,鼓勵社創小旅行的參加者加入金魚厝邊Line@,運用我們所彙整的在地資源,有助於小旅行體驗後,想多接觸職人相關工作坊或活動,皆可透過LINE@得知最新一手消息並預約報名,體驗猶如生活在頭城的輕旅行,又有機會接觸頭城創業模式百態,加深認識地方創生的概念,充實重視永續目標SDGs的內涵。
宜蘭經驗實驗青年壯遊點
►宜蘭經驗|玩轉城市治理,感受宜蘭魅力! 你想深度認識台灣嗎?你渴望一趟充滿意義與體驗的探索之旅嗎?「宜蘭經驗」從城市治理故事到豐富的自然文化,帶你深入宜蘭,發現前所未有的旅行視野與公民行動力! ►探索空間設計與人的互動之旅 踏上宜蘭縣政中心、新舊城區,在專業達人的帶領下,從實際案例中看宜蘭的公共空間如何巧妙融合在地文化與民主自由,啟發你對城鄉發展的想像。 ►親近自然,創意手作 來到陳定南紀念園區,不僅有深度導覽,還可用在地素材進行手作體驗,製作屬於自己的回憶,感受自然與文化交織的宜蘭特色。 ►反思學習,激發公民行動力 活動中透過深度討論、共創共學,讓你有機會與其他青年一起思考未來發展,將自己的觀點轉化為具體建議,激發你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 ►觀察農田生態,認識平原生態系 探索三星鄉的農田,尋找生活其中的小生物,摸索人類與自然的共存法則,體驗真實而充滿趣味的農村日常。 ►串連世界,實踐永續發展 我們的行動不只在地方,更連結了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透過實地探索,讓你體驗文化保存、城市治理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平衡發展,鼓勵跨域思考,培養全球視野。 立即報名!讓宜蘭經驗的故事成為你的助力!
花蓮戶外探索實驗青年壯遊點
自然能夠帶給我們心靈的平靜與力量,也是花蓮在地最大的寶藏。 花蓮的山海壯麗景色,讓我們在戶外體驗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與希望。 本會以促進臺灣戶外教育發展為宗旨,結合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並致力於培育戶外教育專業人才。活動類型涵蓋獨木舟、SUP、攀岩、衝浪及單車,創新之處在於將戶外活動設計為教育課程,不僅僅停留於體驗層面,更融入生態與在地文化認識的元素,期望藉此豐富參與者的身心發展。 今年度首次加入青年壯遊點,期待讓在地花蓮青年能有更多接觸戶外活動的機會,並結合在地特色,讓喜歡花蓮、好奇東台灣的國內外青年,能在戶外活動中深刻感受山海,享受野外生活。
臺東初鹿窯實驗青年壯遊點
臺東縣布送學會位於臺東縣卑南鄉初鹿村,長期與在地工坊合作,推動性別平等,並為部落婦女、新住民等弱勢族群提供就業機會。 民國99年學會攜手臺東縣政府及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成立臺東窯藝文化園區,透過職涯訓練、國中教案與長青學習,培力在地居民與部落藝文發展,領域涵蓋陶藝、編織等手作技藝。
宜蘭市場青年壯遊點
走出宜蘭火車站,不向左也不向右,直直走來到宜蘭最大傳統市場宜蘭市場。 跟著市場達人<來宜蘭迺菜市場>,從逛菜市場走進宜蘭在地生活文化,參與買菜任務品嚐宜蘭私房小吃,拜訪市場攤家向職人學習走作。 接著搭公車前往礁溪阿嬤古厝農村生活學習,跟著音樂走進一群青年人活化古厝的農文創故事。 最後,再前往水牛學校牽牛,體會被牛拉著走,與牛牛培養默契。
金門烈嶼青年壯遊點
善用當地的資源和地方組織,串聯居民、在地青年,結合聚落的文化特色,設計規劃具有地方文化價值的導覽及體驗活動,讓參與者更深入地了解從農業時期、軍管時期、戒嚴時期、開放觀光在地文化,珍惜當下、覺察自我社會責任。 更容易理解離島「烈嶼」經過農業時期、軍管時期、戒嚴時期、開放觀光歷史脈絡與文化軌跡,藉此也讓參與者對離島聚落過去生活方式產生敬畏之情,珍惜當下。學習居民、在地青年如何有效運用在地文化資源重生、創新方式,讓大家認識在地文化、認同在地文化重要性。 達人導覽:透過在地人專業解說與導覽,了解聚落民俗風情與歷史文化。 景點探索:探索八百多年宋代古井、欣賞媲美世界襲產「林天助」大師廟宇連環壁畫。 食農教育、實作體驗:透過認識、體驗從農業時期將在地農作物「露穗」運用在生活飲食、生活用品庶民生活記憶。 聚落襲產文化體驗:聚落現存縣定古跡「東林東井」打水體驗、「佛祖宮」連環壁畫彩繪的聚落生活型態。 行動劇展演:以個人行動劇場展演,了解在軍管時期、戒嚴時期,離島「烈嶼」島民在島上的戰地生活文化。
金門青年壯遊點
金門位於福建省東南方的廈門灣內,是一座美麗的海上公園,也是保衛臺海安全的英雄! 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到臺灣後,開始實施戰地政務,使金門籠罩在這軍事禁地的神秘色彩長達40年。 基於它特殊的歷史背景,金門保存了許多自然與人文資源,快一起跟著金門壯遊點來趟深度的閩南文化之旅! 1.戰地文化 金門壯遊點帶你走訪馬山觀測所、山后民俗村、獅山砲陣地、翟山坑道等歷史景點。其中獅山砲陣地又名震東坑道,位於山后民俗文化村後的獅山,是現今僅存的坑道式榴彈砲陣地。再一起看看當地著名的砲操表演,流利的演繹砲彈發射的過程,伴隨著鏗鏘有力的答數與整齊劃一的步伐,體驗金門獨特的戰地文化! 2.閩南與僑鄉文化 金門早期移民多來自漳、泉兩州,當地建築及風土民情大多便沿用閔廈古風。其中水頭聚落可說是金門最具代表性的閩式建築與銃樓,水頭又名金水,位於金城鎮的西南隅,是個以黃姓為主的多姓聚落,也因為它鄰近水頭碼口,早期就是金門與廈門之間的交通要點,保存的閩式建築與洋樓也是全島最多、最精美的。 3.金門在地特色小吃 都來到了金門,當然不能錯過地方美食,諸如廣東粥、油條、石蚵、麵線、蚵爹、酒醩牛肉...等特色在地小吃。 4.山海活動體驗 徒手攀挑戰金門陡峭的太武山花崗石石壁、輕划SUP或是獨木舟徜徉在古崗湖畔,或是人數足夠時來場英雄島的漆彈大戰...,這些都是金門壯遊點的新體驗活動。
馬祖津沙青年壯遊點
本壯遊點將以遊戲化學習結合地方設計的思維出發,於遊程中結合閩東文化、海島文化、戰地文化於走讀中,加入福州母語教學和馬祖黃金餃實作體驗,並於過程中參與澳口微淨灘活動,讓來體驗的旅人變成津沙真正的家人,期許透過永續旅遊的標準讓本壯遊點展現越在地越國際的社會影響力。
澎湖湖西青年壯遊點
藉由活動的體驗了解人類與環境的相輔關係,進而尊重自然與愛護食物,跟著達人親自去感受里海居民的生活型態,以及在地人如何以里海精神去守護,人類如何從里山-里海獲得的各種資源,供給服務能夠永續供應的重要機制。藉由活動的體驗了解人類與環境的相輔關係,進而尊重自然與愛護食物,跟著達人親自去感受里海居民的生活型態,以及在地人如何以里海精神去守護,人類如何從里山-里海獲得的各種資源,供給服務能夠永續供應的重要機制。 1.透過導覽解說讓參加活動的伙伴,能深入體驗農漁村的過去歷史與前人的 經驗與智慧。 2.透過在地職人與青年、學習地方知識學、食魚教育、農漁事體驗。 3.希望透過跨域合作達到推廣在地特色、海洋教育以及文化體驗的目的
見習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