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青年壯遊活動報名
壯遊點巡禮
提供青年全年度常態性且深度的在地服務,每個青年壯遊點都有豐富的在地生命故事等你來探索體驗學習
桃園永安實驗青年壯遊點
桃園海客協會擁有豐富的人文風采與自然資源,透過結合地方產業面,以蜜蜂產業、永續漁業、及海洋與陸域環境保護等核心主題,精心規劃一日及多日遊程,為遊客打造兼具深度與樂趣的體驗旅程。內容涵蓋探索客家漁港的文化底蘊、參訪當地蜜蜂產業的生態園區,親身體驗石滬永續漁業的產業面貌。在專業導覽解說下深度探索永安獨特的農漁共生環境,感受其多樣的自然生態之美。 藉由食在地、玩地方...等活動,讓每位訪客都能深入體驗永安農漁產業的獨特魅力。設計的遊程以SDGS 8、11、14、15為設計基準,內容涵蓋認識海洋客家文化、傳統技藝傳承、漁業資源教育,及源頭減塑、永續環境省思,期許到訪的國人,除了看見永安社區之魅力外,更從中認識城鄉經濟平衡、永續海洋及陸域生態,是環環相扣,需要全民共同推動的意識。
苗栗苑裡青年壯遊點
苗栗最早之隧道窯廠─金良興磚廠,近五十年演進轉化,除保有傳統製磚生產外,成立文建會全台唯一之「灣麗磚瓦文物館」,經濟部首批掛牌的「觀光工廠」與「創意生活事業」,創新經營與觀光文化服務,金良興「JLS 」品牌獲得智慧財產局文化創意產業的著名商標,致力於「生產、生活、生態」產業的永續經營與發展,成為工業遺產活化成社區資產的範例。 金良興磚廠創立於西元1973年,由易森獅(苑裡扶輪社創社社長)、陳金連等位集資,在山腳社區創辦了苗栗最早之隧道窯廠─金良興。前後共建立三條窯(1973、80、90年),現窯長達162公尺,以質佳之火炎山風化頁泥岩為主產製的紅磚,品質優異行銷聞名全台灣。 金良興磚廠在山腳社區創辦了苗栗最早的隧道窯廠,前後共建立三條窯, 以火炎山風化頁泥岩為主產製紅磚,品質優異行銷全臺灣。經多年的演進與轉化,金良興磚廠除了保有傳統製磚生產, 也成立文建會全台唯一之「灣麗磚瓦文物館」,致力於「生產、生活、生態」產業的 永續經營與發展,讓更多人了解磚瓦的歷史、應用與生產過程的演進,而永續傳承這項珍貴的文化產業。 快到紅磚的故鄉走一遭,發現你所不知道的紅磚故事! 1. 發掘紅磚故事 金良興觀光磚廠擁有162公尺自動化的製磚隧道窯、磚雕學院、磚情花園、 古早味童玩區、西式壁爐造型烤肉區,也能親自DIY磚雕等許多體驗活動。 2. 翻轉藺草新生命 早期苑裡婦女最擅長的手藝之一就是藺草編織,也是在地的一大特色之一。 透過參觀藺草文化館與小鹿藺草編織 DIY,瞭解如何用創意翻轉傳統的技藝文化產業。
基隆文史青年壯遊點
每每來到基隆,直接映入眼簾的就是大大的字樣KEELUNG。 這個城市擁有豐富的文化歷史與觀光資源,也受到各種不同文化的洗禮。 而基隆城市最核心的特色元素,就非山海、河流與中元祭莫屬了!煤礦與砲台則代表基隆與外國的關係,是侵略與保護的象徵。 基隆文史壯遊點這就帶你走進港都,「看山、看海、看基隆中元祭」。 1.來趟基隆山水之旅 在北部生活,看海的第一首選就是北海岸!其中基隆的和平島公園因島上有許多奇岩異石,擁有特別的海蝕地形景觀,是北臺灣遊憩攬勝及自然教學的自然教室。再走入位於八尺門上的社寮東砲臺,讓你看到和平島秀麗的風景,了解基隆特殊的砲臺歷史! 2. 基隆舊漁會大樓 打開平常大門深鎖的正濱漁港舊漁會大樓,讓你了解漁港聚落的前世與今生 3. 鷄籠盛大中元祭 你對中元祭總抱著害怕的心嗎?基隆中元祭每年農曆七月都會舉行長達一個月的祈福祭典,是臺灣十二大節慶之一。儀式包含開燈夜、迎斗燈、送孤、跳鍾馗……等等。透過「水燈頭遊行」和「基隆大普渡」活動,體驗臺灣文化的傳承,更要打破你對鬼月的迷思!
基隆白米甕青年壯遊點
行程特色: 1. 太白莊秘境走讀 這是充滿故事性的小村莊,早期為漁村,後期新建碼頭。公車站是里民共同改建,在導遊的帶領下,一邊走訪山城密境一邊聽有趣的在地故事,體驗山城穿街走巷的樂趣,讓大家更能了解太白莊的人文歷史。 2. 碼頭工歡樂體驗 碼頭的苦力希望能透過輕鬆的方式-背穀包走村莊、搭配小穀包疊疊樂以及背穀包走村莊,加上里民自己設計了一套桌遊『抱走西岸』,透過桌遊了解西岸碼頭、白米甕山城的地形,及碼頭術語,非常有趣。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下感受碼頭人文。(老少咸宜的體驗) 3. 碼頭報飯特色餐 太白莊有60%的居民都曾在碼頭工作過,班長上班前就要給店家報人數,在店家門口黑板上,用餐時間店家就會用扁擔把熱騰騰的一桶大鍋飯、大鍋菜挑到船上或岸邊。這是碼頭報飯由來。報飯館內也有陳列相關資料。館主巧珍的風味特色餐點值得品嚐。 4. 白米甕砲台、山海步道、基隆燈塔走讀 擁有難得形制完整的白米甕砲台,現在變成了無敵美景打卡點。走上百階古道進入『山海步道』,站在觀景平台,可遠眺基隆嶼海岸景色以及探訪市定古蹟基隆燈塔,眺望整個港口,近看基隆港往來船隻郵輪進出。 5. 『永恆的三根烟囪』手機架DIY 三根煙囪曾是基隆的重要地標,見證了時代的變遷,如今即將走入歷史。我們希望透過這款 「永恆的三根煙囪」手機架 DIY ,讓這段基隆人記憶得以延續,將這份文化意象融入日常生活。這不僅是一個手機架,更是一座迷你的歷史紀念碑。
基隆海洋青年壯遊點
1.八斗子漁村導覽/娛樂漁船出海/傳統漁法手扒網/基隆嶼生態導覽/外木山王爺祭(海洋文化) 透過八斗子娛樂漁船船長認識基隆海洋漁業、透過達人導覽漁村旅行,了解海洋潮汐、海洋生態、透過淨灘保育海洋生態。在基隆嶼上,認識台灣原生種的植物,及豐富的地質景觀、磯釣場域。 每年農曆6月18日,外木山王爺祭隆重登場,此一活動已經傳承百年,雖然在日治時期曾經一度中斷,日本人撤台後,在地居民重新展開,此一活動充分展現當地漁民謝天、謝地、謝海的虔誠儀式。 2.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SUP體驗/了解海洋遊憩的多元特色 讓國內外青年知道台灣除了海鮮文化之外,台灣還有海洋遊憩活動,透過活動加強海洋保護觀念! 3.基隆的特色魚產:鎖管 藉由解剖鎖管了解台灣海洋的漁產豐富性及所受到的汙染。 解剖後的鎖管,放在放大鏡下,透過放大鏡了解鎖管的一生,與海洋的關係,之後煮出美味的鎖管米粉。 期待融合體驗行程及食魚教育讓青年更了解台灣的漁業文化及產業特色。
臺北古憶青年壯遊點
利用短暫的假日,給自己來趟臺北輕旅行吧! 臺北古憶壯遊點規劃春、夏、秋季三個活動行程,在各個不同季節中,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放鬆之旅。 1. 悠遊淡水河訪臺北古城 在微風徐徐的春季,帶你悠遊水鳥聖地!乘著船在台灣第三長的淡水河中,欣賞下遊地區兩岸的建物及因保育意識而被保留下來的紅樹林,還能在不同季節看見不同的水鳥!關渡自然公園也是不少生物的重要棲息地,在台北市野鳥學會規畫重建後,園區分為自然保留區、教育區、濕地區,還能透過望遠鏡更近距離觀察水鳥。 大稻埕地區為早期的商業重鎮,因此培養了許多文人雅士及產品出口相關古蹟,如迪化街、李臨秋紀念公園...等,透過走訪古色古香的街道,一同發現新舊融合之美! 2. 陽明山天然風貌與藍染技藝 炎炎夏日,不要再窩在家中吹冷氣,一起到山上走走吧!陽明山獨特的地理位置與氣候條件,造就了植物的多樣性。透過專業導覽老師的淺顯易懂的解說和介紹,走過冷水坑至絹絲瀑布步道,體會不一樣的陽明山。 手做天然藍染活動由藍染世家的老師負責教學。除了動手製作之外,老師也會告訴大家早期先人為何使用大菁做染料,及全盛時期到如今的消逝演變。藍染不只是技藝,更是記憶! 3.秋天金包里大路賞芒花 「草山風,竹子湖雨,金包里大路」是形容陽明山景物的臺灣諺語。早期金包里大路不但是交通要道,共具有運輸功能,如茶葉、硫礦、魚貨的挑運等運等。在秋高氣爽的秋季,最適合到擎天崗金包里大路賞芒花,緬懷先民愛護這條古道的精神! 走完金包里大道,換上草鞋,走入古道幽徑,聆聽蟲聲,踏上前人為了養家活口肩負重擔以汗水鋪成的販魚古道,體會自然生態的奧妙,將這份經驗與智慧傳承下去!
南投清流青年壯遊點
清流部落,居民均屬賽德克族德固達雅語群(Seediq),族人自稱Alang Gluban(谷路邦部落)。 還記得電影《賽德克·巴萊》帶來的感動與震撼,卻沒機會親自體驗片中的歷史故事嗎? 來到南投清流部落,實地造訪電影拍攝地點,更能體驗在地原住民部落的人文風貌與其自然景觀,了解和平及反戰的人權概念。 1.成為一日賽德克人 透過影片導覽、部落巡禮解說瞭解原民文化,也能親自參與傳統服飾、文面、狩獵體驗、傳統射箭、苧麻編織等體驗活動,讓你走進部落,體驗成為一日賽德克族人。 2.你所不知道的霧社事件 走入南投仁愛清流部落,聽聽族人分享霧社事件後代的人文故事,並親自體驗歷史場域情境。南投清流壯遊點這就帶你了解教科書及電影以外的霧社事件,感受原住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3. 動手玩出新創意 經由達人的指導,實地學習操作賽德克綁紮技藝、DIY幸運手織帶及設計平面傳統家屋, 激發自己的想像力及創作力,透過自己手做,更能夠體驗當地原住民族之藝術文化。
臺中舊城青年壯遊點
臺中舊城區壯遊體驗計畫:探索歷史、學習實作、共創未來 你是否好奇臺中舊城區的古老建築?想一探那些被時光掩蓋的城市故事? 以臺中舊城區為核心,透過精心規劃的體驗活動,帶領參與者走進歷史場域,親身感受舊城區的文化底蘊。我們設計多元主題體驗,參與者可依個人興趣選擇不同路線,透過文化導覽、色彩與符碼探尋、老屋修復現場觀察,以及職人 DIY 體驗,深入理解老屋活化的挑戰與價值。 此外,計畫將串聯在地文創品牌與產業職人,讓參與者透過實際動手操作,體驗歷史建築與地方文化的連結,進一步強化學習印象,使其對舊城區的發展脈絡與文化意涵有更深刻的體悟。 客製化行程|學校、團體歡迎洽談 我們提供彈性規劃,可依需求調整導覽路線與活動內容,打造專屬的舊城探索體驗。歡迎學校、社團及企業團體聯繫洽詢,共同策劃深度文化之旅! 聯絡我們 若有疑問,歡迎 #私訊FB粉絲專頁 臺中舊城區壯遊 或來電洽詢 (04)2225-7020 范小姐 可接聽時間:週一至週五 10:00-17:30
臺中太平青年壯遊點
臺中市太平區內有近百分之八十的面積都是山坡地,區內的大橫屏山的地震風貌更是特別的頭嵙山層。 除了有山林、河川等迷人景緻外,這邊的植物、生物、昆蟲種類更是多樣化,超適合喜歡生態大冒險的你前來探險一番! 1.溪流冒險從太平開始 沿著小溪溯溪直接親近大自然,由達人導覽戶外溪流、生態導覽,體驗刺激的溪流冒險,面對面觀察沿岸生態,了解戶外溪流地質的重要,在短短的活動行程中輕鬆成為冒險家和地質學者! 2.太平藍染工藝 過去茅埔地區栽種香茅及藍染原料大菁、小菁等植物,太平壯遊點將帶你製作植物染及藍染手作方巾,以輕鬆有趣的方式激發自己的創意,也能認識當地香茅及大小菁種植的故事和發展。 3.到蝙蝠洞探索趣 蝙蝠洞位在太平區頭汴坑風景區,是早期為了灌溉農田,利用人工方式所開鑿的渠道。經歷了一連串的風災及大批遊客的破壞,蝙蝠洞水源枯竭、大批蝙蝠全數飛走。近幾年為了活化蝙蝠洞,重新美化周圍環境,邀請你一起深入了解蝙蝠洞的故事,讓蝙蝠洞風華再現!
雲林古坑實驗青年壯遊點
結合青年行動、街區走讀、農村生活與在地產業,與「創樂子生活學苑」合作,引導青年深入地方、累積成長經驗。 1. 青年行動:培養組織與解決問題能力,從地方議題發掘到行動實踐,強化團隊合作與跨領域合作力。 2. 街區走讀:探索地方歷史、建築與文化,體驗街區變遷,培養觀察與敘事能力,轉化為地方故事。 3. 農村生活:體驗農村飲食、節慶與生態,理解地方文化與現代化挑戰,深化社區認同與情感連結。 4. 在地產業:參訪特色產業,了解技藝傳承與經濟發展,思考創新模式,促進產業與文化融合。
臺中石岡青年壯遊點
臺中石岡是傳統的客家庄,壯遊點活動以「五感體驗」為特色,透過走訪各式客家建築、聞聞四季盛產的香甜水果、仔細聆聽蛙鳴與大埔音臺灣客語、享受在地媽媽所準備的客家特色美食及和童玩達人學習製作童玩,帶領你在石岡留下最深刻的美好記憶。 1.春遊石岡蝸牛趣 石岡依山傍水,沒有高山峻嶺,只有非常適合親近的淺山,許多條步道在石岡的山林裡蜿蜒著,地理師說南眉這塊土地像蝸牛的頸,南眉社區正積極打造一個蝸牛社區。 春季壯遊,活動主打「石岡蝸牛趣」,本活動將帶領青年朋友,沿著電火圳而上,探訪南眉蝸牛聚落,這裡有豐富的生態、人文歷史,讓我們來認識電火圳的生態、南眉聚落及學習簡單的種子DIY吧。 2.夏日石岡賞蛙趣 石岡區以農業為主,水利設施特別發達,現有「八寶圳」及「電火圳」;其中電火圳為發電用的「川流式發電廠」,於民國11年運作至今,是大甲溪水系第一座發電廠,也是石岡活的「文化資產」,而長2.6公里的電火圳旁,有一條巡圳用的步道作為推動石岡地區「生態旅遊」動線。 夏日壯遊活動主打「生態體驗」,白天漫步在電火圳步道上,避開炎熱的日光,感受沁涼的兩圳水流,並體驗有趣的生物多樣性的互動,藉由兩圳步道的動線,與竹藝昆蟲達人「徐哥」相約在客家文化館進行竹藝生態昆蟲DIY;夜晚則由青蛙達人郭可遇帶我們夜遊,尋找正在找伴的青蛙,聆聽一曲夏日夜晚的生態交響樂。 3.秋收石岡酸柑好滋味 石岡的盛產柑橘,除了作為鮮果販售之外,近年來,石岡的友好社團,石岡社區文化發展協會一直在推廣酸柑茶,酸柑茶利用柑橘來製作成可以久放的茶飲,它的製程費時與多工,值得介紹給來訪石岡的朋友們。 秋季壯遊活動主打「酸柑茶」,讓我們跟著石岡社區文化發展協會的伙伴,在充滿歷史意義的石岡穀倉,認識酸柑茶,體驗酸柑茶的DIY,讓大家一同感受石岡酸柑好滋味。 4.冬尋石岡鐵道趣 石岡的五分車,原為日大正元年的輕便軌道,日大正13年改建成為五分車道,運送八仙山林場的木材,民眾慣稱在平地的稱之為「五分車」,到了山上它成了「機關車」,隨著林場的伐木減少,及民國48年颱風的影響,沖毀了大部分的鐵道,於是鐵道廢棄…遺跡與歷史也慢漫地消失了。 冬季壯遊活動主打「五分車」,讓我們跟著曾住在五分車宿舍耆老的腳步,實地走訪五分車的遺址,尋找遺跡,深入了解林場文化,讓我們一起重回五分車的歷史現場!
南投中寮青年壯遊點
想看自然美景、品嘗甜美多汁的水果,就到南投中寮! 中寮位於南投中部,是一個典型的農業鄉,以往曾經因為臺灣香蕉輸日而盛極一時,現在則是柑橘的重要產地。 結合當地的自然風景和休閒觀光,南投中寮蹦出農村新風貌,歡迎你一起投入美麗中寮的懷抱! 1.深度走讀中寮山水 由達人深度導覽中寮的人文風情,也帶你深入走訪中寮特色景點,從清城山莊、月桃香休閒農場認識有機農業,從龍鳳瀑布探索自然景觀的壯麗!快來趟中寮深度之旅,一起看見中寮之美! 2.作出屬於自己的紀念 南投中寮將帶你體驗以當地的新鮮水果製成糕餅甜點和咖啡烹煮學習,也透過繡蓮工房的老師的巧手教你如何你藍染方巾。整趟旅程的精彩活動,絕對讓你收穫滿滿! 3.天然ㄟ尚好 近年來大家越來越重視健康,中寮也積極推出無毒有機農業囉!除了有由民間自組的溪底遙學習農園,還有許多正在轉型的休閒農場,推薦你跟著南投中寮壯遊點在假日來趟天然ㄟ小旅行!
高雄大寮實驗青年壯遊點
(1)蹲點地方,最接地氣 本會立足大寮區,與區內各單位互動頻繁,112年度及113年度陸續協助大寮社區、拷潭社區、翁園社區、溪寮社區等推動社造業務,亦進入校園,如忠義國小、山頂國小、永芳國小、溪寮國小,傳達社區林業、食農教育等概念,同時協助鳳山新住民服務中心辦理新住民認識大寮活動等,是蹲點大寮,行銷大寮的先鋒。 (2)維護、宣傳歷史建築,實際行動 共益磚窯(八卦窯)及瑞榮磚窯(登窯)是高雄市列冊的歷史建築,本會協助其導覽宣傳及場域整理的工作,114年並將推動磚窯導覽員培訓,培訓完成後,磚窯將有專責導覽人員,為居民、市民朋友介紹磚窯的種種生活及文化。 (3)復興大寮黑元寶 本會踏查本區物產,發現拷潭菱角因道路開發、農夫年齡高,近年菱角田面積不斷減少,恐怕有滅失的危機,遂致力於復興菱角事務,112年及113年與社區合作種植菱角,辦理採收體驗活動,反應良好,未來青年於中秋節後到本壯遊點者,將會安排菱角採收體驗,體驗當一日菱角農。
臺南府城青年壯遊點
總覺得宗教神秘又帶點距離感嗎? 來來來~快一起來到臺南這個歷史悠久的城市,府城壯遊點將以臺南舊城區的歷史為形成主軸,帶你以走讀的方式深入巷弄、參訪廟宇,並串連歷史空間、傳統老行業、特色商店、文創小店等各具有府城文化的據點,了解臺南的各式傳統文化習俗和新興文創產業等故事。 1. 從信仰看臺南 信仰是最能反映出一個地方的文化特色,因此臺南府城壯遊點以生命禮俗做為分類,將府城的廟宇概分為和生活相關的十二大信仰,透過參訪和導覽的方式,帶你深入天壇、臨水夫人媽廟、台南孔廟、延平郡王祠等廟宇,親自瞭解當地居民與宗教密不可分的關係。 2. 府城百工藝師圖像 臺南市的民俗工藝創作主要表現在大大小小的廟宇中,從大木作構件、小木作鑿花、神像雕刻、門神彩繪、壁面漆作到各種的石雕構件、金工、繡黼,都代表著各個世代社會的美好祈願,也是地方特色美學的展現!仔細觀察,城市文化密碼正悄悄向你敘說臺南的歷史故事! 3. 七夕做十六歲成年禮 你知道在小孩成長時,有多少疑難雜症嗎?而七娘媽是孩子們的守護神?過去臺灣民間流行一種「成年禮」--每年農曆七月七日,在孩子十六歲時要到七娘媽廟燒金紙,表示孩子已經長大,可以開始分擔家計並負起社會責任。透過參加「做十六歲」成年禮,在轉換地位的過程中,必須了解從此要對自己的言行負責,不要讓青春留白! 4. 回到1923-古都青春夢 1923年臺灣文化協會搬到臺南無尾巷,這些臺灣精英結合草根力量,從演講、讀報社、夏季學校等活動;透過文化美臺團的全臺巡迴、臺南文化劇團到處搭台演出,掀起臺南地方青年奮發向上的啟蒙動力。其中盧丙丁與林氏好、韓石泉與莊綉鸞、吳秋微與高秀圓、劉青雲與本木真,這些逐漸消失在大時代中的愛情故事,給我們留下什麼樣的經典回憶與啟示。 我們將讀他們的詩文、唱那時候的歌,走過這些前輩們青春的足跡。
嘉義舊城青年壯遊點
嘉義舊城壯遊點創辦人「余國信」先生從18 歲就參與各項環境與社會運動,也發起多場文化古蹟的搶救。他對嘉義市的歷史、文化、社會、產業、政治都有研究與熱情,也是洪雅書房及玉山旅社的經營者。嘉義舊城壯遊點是在嘉義舊監壯遊點的基礎上重新定位與新發展! 將透過藝術文化的角度,帶你從不同面貌愛上嘉義。 1. 城市文化慢慢行 透過漫步方式,觀察嘉義火車站附近的街角,拜訪特色老行業與老建築,慢慢得深入了解在這個同時保留繁榮與質樸的可愛城市。 2.嘉義最YOUNG的老店 「南台灣最活躍的社運書店」洪雅書房是嘉義市特色的獨立書店,已經經營20年書店專賣推動台灣文史社運、鼓勵環保、小眾藝文等理念書籍及音樂,每周三的晚上七點半都有免費講座可以參加,從參觀的過程中,看看余國信先生如何展開每段的文史保存行動。 3.與木建築的深度對話 日治時期時,嘉義是臺灣最重要的木材聚集地,當時有許多日式的建築都是使用檜木作為建材。透過參觀檜意森活村、順益木材廠和愛木村,從中瞭解嘉義阿里山的林業開發史,和木建築來場深度對話!
嘉義民雄青年壯遊點
1.瞭解民雄,從踩點開始 民雄擁有許多全臺獨一無二的在地文化景點, 像是三級古蹟大士爺廟、遠近馳名的民雄鬼屋、國家廣播文物館、嘉義酒廠...等特色景點,還有扣連舊地名、以貓為主題的社區逼真立體彩繪牆,等你一一探索與發現! 2.農曆七月文化祭典 大士爺廟是嘉義縣的縣定古蹟,是民雄主要的信仰中心。當地每年農曆七月都會舉辦三天的「大士爺文化祭」,最後還會將紙糊的大士爺火化,為人間帶走災厄祈禱平安。 「大士爺文化祭」從 200 多年前傳承至今,一直是當地相當重要的宗教文化,每年的滿滿人潮也大大突顯了大士爺在地的影響力! 3.必嘗的在地特色美食 嘉義民雄的在地美食多到數不完,最著名的就非民雄鵝肉莫屬了,好吃到甚至在車站前還有由許多賣鵝肉的店家組成的「鵝肉一條街」!鳳梨也是民雄盛產之一,有凡是遊客必訪的旺來山文化園區,也能吃到特色鳳梨酥、鳳梨酒等鳳梨製品。沒吃到鵝肉、嘗過鳳梨酥,別說你來過民雄!
高雄杉林青年壯遊點
杉林位於高雄農村的地理中心,亦是許多族群遷徙的重要路徑,先民稱這塊土地為楠梓仙,是平原通往山區的重要路徑。 1. 協會的地點位於杉林的永久屋基地之中,是一個以飲食文化作為產業發展特色的協會。 2. 因許多族群交會遷徙,杉林與周圍的區域有許多先民往來的古道,古道上常有美麗的景色。 3. 杉林族群文化多元,有山地原住民、平埔族、漢人、客家族群亦佔了很重要的一部分。
屏東東港青年壯遊點
說到大鵬灣和黑鮪魚,你一定不用思考就能說出「東港」兩字。 屏東東港除了是全台知名的漁業重地外,更有豐富的生態資源和在地獨特的王爺信仰。 透過邊學邊旅行,瞭解大鵬灣一帶的生態介紹,體驗手作傳統美食,讓東港這個漁村小鎮,帶給你無限的夏日風情! 1.漁村日常導覽 實際體驗東港漁村作息,從魚市場的作業觀察市場運作,攤販進貨、批貨狀況及市場各類漁獲的處理方式,並認識現場當季漁獲、養殖魚類。 2.在地歷史探尋 透過東港延平老街導覽認識東港從清代到現代的發展歷程,認識迎王由來與信仰,了解東港整個信仰發展脈絡。 3.漁村飲食文化 透過各季節漁獲認識東港漁村,藉由不同季節漁獲認識當季限定相關知識,並實際料理品嘗,也藉由飯湯認識東港迎王平安祭典與常民生活的樣貌發展。
花蓮馬太鞍青年壯遊點
Fata‵an阿美族語樹豆之意,進入位於花蓮光復鄉的馬太鞍部落,熱情的部落青年與耆老帶領你認識馬太鞍濕地和部落文化的在地智慧,體驗野炊、認識野菜及石煮法的特別文化,實際參與並融入當地部落生活,感受阿美族人帶來的無限熱情。 1.巴拉告生態捕魚法 馬太鞍是阿美族人的傳統生活地區,因早期長滿了樹豆而得名。在這能體驗世界上唯一的生態捕魚實地操作--巴拉告(palakaw),跟隨專業達人的帶領下了解部落前人的智慧,獲得難能可貴的在地捕魚經驗。 2.豐年祭典體驗 花蓮馬太鞍居民民風純樸,保有阿美族的溫順性格及傳統節慶風俗,豐年祭典中具濃厚阿美族氣息的溫馨特色,塑造出屬於馬太鞍地區獨特的形象與意義,跟著花蓮馬太鞍壯遊點一起牽起彼此的手,好好享受在部落中無憂無慮的每一刻!
宜蘭頭城青年壯遊點
「頭城社創『街』軌國際」串聯頭城古樸小鎮與樂活漁村,以「悠遊老街漁村X放眼國際視野」與「數位工具X文化體驗」作為本次宜蘭頭城壯遊點特色,透過舉辦社創小旅行,推廣頭城職人的同時,鼓勵青年朋友深入頭城在地,探索職人在頭城「身愛頭城,心繫永續」的行動、運用社創模式立足頭城的故事。 悠遊老街漁村X放眼國際視野: 以職人技藝和文化底蘊為基礎,將導覽結合職人技藝工作坊,帶領青年朋友深入了解頭城今昔脈絡與共融之景;邀請移居者分享他們在漁村一帶的生活及發展和對海洋的喜愛,進而實踐保育生態的理念,鼓勵青年除了認識在地特色,亦能提升視野從移居者角度看見頭城國際化的一面,並親自為保護生態環境盡一份心力。 數位工具X文化體驗: 藉由社創小旅行,親自在頭城趴趴走,體驗頭城日常,並透過完成特定任務以逐步了解職人的社創模式與創業故事,認識相關SDGs指標。此外,鼓勵社創小旅行的參加者加入金魚厝邊Line@,運用我們所彙整的在地資源,有助於小旅行體驗後,想多接觸職人相關工作坊或活動,皆可透過LINE@得知最新一手消息並預約報名,體驗猶如生活在頭城的輕旅行,又有機會接觸頭城創業模式百態,加深認識地方創生的概念,充實重視永續目標SDGs的內涵。
臺東初鹿窯實驗青年壯遊點
臺東縣布送學會位於臺東縣卑南鄉初鹿村,長期與在地工坊合作,推動性別平等,並為部落婦女、新住民等弱勢族群提供就業機會。 民國99年學會攜手臺東縣政府及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成立臺東窯藝文化園區,透過職涯訓練、國中教案與長青學習,培力在地居民與部落藝文發展,領域涵蓋陶藝、編織等手作技藝。
宜蘭三星青年壯遊點
一日遊行程 13:00~13:30三星大洲車站集合 行程特色簡報及注意事項介紹 13:30~15:30午餐自理(大洲車站) 林鐵歷史導覽,火車拼裝,學習地圖闖關 以城市尋寶的方式設計出大洲車站的解謎活動,透過解密尋寶加深認識大洲故事。 故事架構:離鄉多年的遊子,為了取得爺爺留下的神秘遺產,回來進行一系列的解謎活動,以爺爺年輕的故事與腳步,帶著遊客體驗早起大洲村民的生活體驗,最後得到拼裝火車。火車蘊含著濃濃的鄉愁與三星發展的痕跡。 15:30~18:00單車漫遊安農溪(大洲車站至落羽松秘境來回) 公益服務,淨化河川撿垃圾換下午茶 拍照打卡換電子明信片 分洪堰與安農溪生態介紹,行健有機村 落羽松秘境旁的草原享用下午茶,設計簡單活動。 18:00結束行程,分享心得與回饋 行程活動費用包含: 大洲尋寶遊戲(含鬥火車兩人一台),單車加下午茶,旅遊責任保險 -------------------------------------------------------------------------------------------------- 兩日遊行程 Day1 13:00~13:30三星大洲車站集合 行程特色簡報及注意事項介紹 13:45~15:00蔥寶寶三星蔥休閒農場 採蔥 在下田採蔥的過程中,戴上斗笠、穿上雨鞋,感受泥土的鬆軟芬芳,農場的導覽老師不只教你如何拔蔥,還會告訴你農田裡的生態故事,這些農村中的小常識,總是會讓來自都市的朋友們聽得津津有味。 洗蔥 你會煮飯,但你知道要如何洗菜嗎??將剛採收的青蔥放到洗蔥池,葉菜類的作物該怎麼洗,什麼地方最容易殘留農藥, 怎麼做才能維持蔬菜的原味及清脆,又可以洗去不該被吃下肚的附加物,這可是喜歡料理的朋友必學的技能。 蔥油餅DIY 最讓人期待的就是動手做農場的招牌「三星多蔥餅」,跟著老師一起揉麵粉,加入新鮮清脆的蔥花,撲鼻而來香味在餅還沒下廚去煎製食,就讓人口水直流,製作蔥餅的過程也不難,全程都有老師在旁邊指導協助,是一個讓吃貨能夠簡單展現自己手藝的好機會。 15:30~17:00農事體驗 達人帶領進行農事體驗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在地農民親自教學如何依照傳統農業步驟及搭配24節氣去作田野體驗。 翻地,栽種,植苗,除草、蟲,曬穀收成。 在不同季節設計不同活動,集結生態教育,農事技法,活動體驗,寓教於樂。 目前作物設定為:三星蔥,火龍果,稻米。 17:30~21:00煮飯,晚餐,夜間活動 夜宿大洲車站 晚餐依照當季食材料理,可由學員分工 體現早起農業社會的家庭分工精神。 Day2 08:00~10:30早餐,單車,買菜,大洲尋寶 以城市尋寶的方式設計出大洲車站的解謎活動,透過解密尋寶加深認識大洲故事。 故事架構:離鄉多年的遊子,為了取得爺爺留下的神秘遺產,回來進行一系列的解謎活動,以爺爺年輕的故事與腳步,帶著遊客體驗早起大洲村民的生活體驗,最後得到拼裝火車。火車蘊含著濃濃的鄉愁與三星發展的痕跡。 公益服務,淨化河川撿垃圾換下午茶 拍照打卡換電子明信片 分洪堰與安農溪生態介紹,行健有機村解任務取得午餐食材 10:30~12:30午餐準備 在活動中會給予任務去購買在地食材,並由學員分工一起烹調 12:30~14:00與教養院共進午餐 三星教養院是一間與伊甸園合作的社會福利機構, 在行程內由學員準備餐食跟教養院裡的老人孩童共同享用 分享生活快樂的經驗與給予陪伴。 14:00~15:00下午茶時間與活動回饋 一邊品嚐塍畦精製的手作下午茶點, 一邊分享感想與建議 透過兩日在三星的活動,更認識三星社區的歷史與文化發展 可以給予在地發展的建議與心得感想的宣傳 行程活動費用包含: 大洲車站住宿,蔥寶寶活動,農事體驗,兩餐食材,大洲尋寶遊戲(含鬥火車兩人一台),安農溪單車附下午茶,旅遊責任保險
宜蘭經驗實驗青年壯遊點
►宜蘭經驗|玩轉城市治理,感受宜蘭魅力! 你想深度認識台灣嗎?你渴望一趟充滿意義與體驗的探索之旅嗎?「宜蘭經驗」從城市治理故事到豐富的自然文化,帶你深入宜蘭,發現前所未有的旅行視野與公民行動力! ►探索空間設計與人的互動之旅 踏上宜蘭縣政中心、新舊城區,在專業達人的帶領下,從實際案例中看宜蘭的公共空間如何巧妙融合在地文化與民主自由,啟發你對城鄉發展的想像。 ►親近自然,創意手作 來到陳定南紀念園區,不僅有深度導覽,還可用在地素材進行手作體驗,製作屬於自己的回憶,感受自然與文化交織的宜蘭特色。 ►反思學習,激發公民行動力 活動中透過深度討論、共創共學,讓你有機會與其他青年一起思考未來發展,將自己的觀點轉化為具體建議,激發你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 ►觀察農田生態,認識平原生態系 探索三星鄉的農田,尋找生活其中的小生物,摸索人類與自然的共存法則,體驗真實而充滿趣味的農村日常。 ►串連世界,實踐永續發展 我們的行動不只在地方,更連結了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透過實地探索,讓你體驗文化保存、城市治理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平衡發展,鼓勵跨域思考,培養全球視野。 立即報名!讓宜蘭經驗的故事成為你的助力!
花蓮戶外探索實驗青年壯遊點
自然能夠帶給我們心靈的平靜與力量,也是花蓮在地最大的寶藏。 花蓮的山海壯麗景色,讓我們在戶外體驗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與希望。 本會以促進臺灣戶外教育發展為宗旨,結合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並致力於培育戶外教育專業人才。活動類型涵蓋獨木舟、SUP、攀岩、衝浪及單車,創新之處在於將戶外活動設計為教育課程,不僅僅停留於體驗層面,更融入生態與在地文化認識的元素,期望藉此豐富參與者的身心發展。 今年度首次加入青年壯遊點,期待讓在地花蓮青年能有更多接觸戶外活動的機會,並結合在地特色,讓喜歡花蓮、好奇東台灣的國內外青年,能在戶外活動中深刻感受山海,享受野外生活。
澎湖湖西青年壯遊點
藉由活動的體驗了解人類與環境的相輔關係,進而尊重自然與愛護食物,跟著達人親自去感受里海居民的生活型態,以及在地人如何以里海精神去守護,人類如何從里山-里海獲得的各種資源,供給服務能夠永續供應的重要機制。藉由活動的體驗了解人類與環境的相輔關係,進而尊重自然與愛護食物,跟著達人親自去感受里海居民的生活型態,以及在地人如何以里海精神去守護,人類如何從里山-里海獲得的各種資源,供給服務能夠永續供應的重要機制。 1.透過導覽解說讓參加活動的伙伴,能深入體驗農漁村的過去歷史與前人的 經驗與智慧。 2.透過在地職人與青年、學習地方知識學、食魚教育、農漁事體驗。 3.希望透過跨域合作達到推廣在地特色、海洋教育以及文化體驗的目的
馬祖津沙青年壯遊點
本壯遊點將以遊戲化學習結合地方設計的思維出發,於遊程中結合閩東文化、海島文化、戰地文化於走讀中,加入福州母語教學和馬祖黃金餃實作體驗,並於過程中參與澳口微淨灘活動,讓來體驗的旅人變成津沙真正的家人,期許透過永續旅遊的標準讓本壯遊點展現越在地越國際的社會影響力。
金門青年壯遊點
金門位於福建省東南方的廈門灣內,是一座美麗的海上公園,也是保衛臺海安全的英雄! 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到臺灣後,開始實施戰地政務,使金門籠罩在這軍事禁地的神秘色彩長達40年。 基於它特殊的歷史背景,金門保存了許多自然與人文資源,快一起跟著金門壯遊點來趟深度的閩南文化之旅! 1.戰地文化 金門壯遊點帶你走訪馬山觀測所、山后民俗村、獅山砲陣地、翟山坑道等歷史景點。其中獅山砲陣地又名震東坑道,位於山后民俗文化村後的獅山,是現今僅存的坑道式榴彈砲陣地。再一起看看當地著名的砲操表演,流利的演繹砲彈發射的過程,伴隨著鏗鏘有力的答數與整齊劃一的步伐,體驗金門獨特的戰地文化! 2.閩南與僑鄉文化 金門早期移民多來自漳、泉兩州,當地建築及風土民情大多便沿用閔廈古風。其中水頭聚落可說是金門最具代表性的閩式建築與銃樓,水頭又名金水,位於金城鎮的西南隅,是個以黃姓為主的多姓聚落,也因為它鄰近水頭碼口,早期就是金門與廈門之間的交通要點,保存的閩式建築與洋樓也是全島最多、最精美的。 3.金門在地特色小吃 都來到了金門,當然不能錯過地方美食,諸如廣東粥、油條、石蚵、麵線、蚵爹、酒醩牛肉...等特色在地小吃。 4.山海活動體驗 徒手攀挑戰金門陡峭的太武山花崗石石壁、輕划SUP或是獨木舟徜徉在古崗湖畔,或是人數足夠時來場英雄島的漆彈大戰...,這些都是金門壯遊點的新體驗活動。
金門烈嶼青年壯遊點
善用當地的資源和地方組織,串聯居民、在地青年,結合聚落的文化特色,設計規劃具有地方文化價值的導覽及體驗活動,讓參與者更深入地了解從農業時期、軍管時期、戒嚴時期、開放觀光在地文化,珍惜當下、覺察自我社會責任。 更容易理解離島「烈嶼」經過農業時期、軍管時期、戒嚴時期、開放觀光歷史脈絡與文化軌跡,藉此也讓參與者對離島聚落過去生活方式產生敬畏之情,珍惜當下。學習居民、在地青年如何有效運用在地文化資源重生、創新方式,讓大家認識在地文化、認同在地文化重要性。 達人導覽:透過在地人專業解說與導覽,了解聚落民俗風情與歷史文化。 景點探索:探索八百多年宋代古井、欣賞媲美世界襲產「林天助」大師廟宇連環壁畫。 食農教育、實作體驗:透過認識、體驗從農業時期將在地農作物「露穗」運用在生活飲食、生活用品庶民生活記憶。 聚落襲產文化體驗:聚落現存縣定古跡「東林東井」打水體驗、「佛祖宮」連環壁畫彩繪的聚落生活型態。 行動劇展演:以個人行動劇場展演,了解在軍管時期、戒嚴時期,離島「烈嶼」島民在島上的戰地生活文化。
見習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