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青年壯遊活動報名
壯遊點巡禮
提供青年全年度常態性且深度的在地服務,每個青年壯遊點都有豐富的在地生命故事等你來探索體驗學習
新北三鶯青年壯遊點
說到鶯歌,總只想到鶯歌老街與和博物館? 其實鶯歌還擁有豐富的人文故事,這裡可是台灣著名作家楊逵與陳映真曾經的居住地,同時河岸邊也是都市原住民的居住地,一起到鶯歌壯遊了解更多的私房行程吧! 1.三鶯文學文學小鎮壯遊 過去兩岸已故作家陳映真老師兒少時住在鶯歌的文化路,同時也是臺灣已故小說家及兒童繪本作家楊逵老師的故居,聽聽退休老師石文傑敘說兩位作家的故事,壯遊鶯歌的文學之路。 2.撒烏瓦知部落體驗 透過壯遊鶯歌,深入了解都市阿美族部落撒烏瓦知部落的實際生活,學習部落採集、工藝與建築的美學,也透過自然農耕方式,認識原住民傳統的智慧與思想。 3.三峽茶、竹與藍染產業與藝術體驗 4.鶯歌陶瓷體驗 在鶯歌老窯廠內,在陶藝家們的細心指導下DIY 製作自己喜愛的生活陶瓷器物,既可發揮創意創作屬於自己的作品,也可美化生活空間,更間接支持了鶯歌陶瓷老街中老窯廠再活化的行動。
新北貢寮青年壯遊點
在台灣東北角的貢寮,藏著一片從山林到海洋的自然寶庫。這裡有超過千種生物的水梯田、被譽為賞鳥聖地的田寮洋濕地,以及擁有極危植物海米的原生植物沙丘海岸。走入這片里山里海的土地,赤腳踏進梯田、與水牛相遇、賞鳥賞生態,感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脈動。 1. 與水牛做朋友 登上桃源谷草原遠眺海天一線的壯麗景色,欣賞牛群悠閒漫步於眼前,在桃源谷野餐的同時,也認識與水梯田百年共生的水牛故事;下午則走進水梯田,帶著親手採的食草拜訪水牛,體驗友善餵食、刷毛、建立人與水牛間的信任與連結,療癒身心。
苗栗銅鑼青年壯遊點
體驗人類生活如何與里山環境平衡永續,如生火術、養雞場與石虎棲地等
新竹峨眉實驗青年壯遊點
走進客家風情的峨眉鄉,深度體驗文化與自然的交融!走讀隆聖宮的信仰脈絡、回顧百年茶廠的製茶工藝,漫步峨眉湖吊橋與步道,感受湖光山色的壯麗,並在天恩彌勒佛前領悟和平真諦。挑戰SUP立式划槳,在專業教練指導下暢遊湖面,結合運動與環保行動(如清理布袋蓮),學習永續生態理念。活動融合文化傳承、自然保育、團隊合作與身心平衡,帶你以行動愛護土地,創造難忘的客家文化與生態之旅!
新北十分青年壯遊點
我們來自新北平溪的十分聚落,最擅長的事,就是將每個平溪人的重要回憶轉譯成一個又一個的經典體驗活動。 讓每一個平溪角落的美麗,可以讓更多人看見、體驗,讓平溪的在地文化及自然環境可以被探索著。 嘻哈平溪是我們的臉書粉專,我們期待可以透過在地觀察及設計,能更多人看見真正的定鄉美好。
基隆海洋青年壯遊點
1.八斗子漁村導覽/娛樂漁船出海/傳統漁法手扒網/基隆嶼生態導覽/外木山王爺祭(海洋文化) 透過八斗子娛樂漁船船長認識基隆海洋漁業、透過達人導覽漁村旅行,了解海洋潮汐、海洋生態、透過淨灘保育海洋生態。在基隆嶼上,認識台灣原生種的植物,及豐富的地質景觀、磯釣場域。 每年農曆6月18日,外木山王爺祭隆重登場,此一活動已經傳承百年,雖然在日治時期曾經一度中斷,日本人撤台後,在地居民重新展開,此一活動充分展現當地漁民謝天、謝地、謝海的虔誠儀式。 2.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SUP體驗/了解海洋遊憩的多元特色 讓國內外青年知道台灣除了海鮮文化之外,台灣還有海洋遊憩活動,透過活動加強海洋保護觀念! 3.基隆的特色魚產:鎖管 藉由解剖鎖管了解台灣海洋的漁產豐富性及所受到的汙染。 解剖後的鎖管,放在放大鏡下,透過放大鏡了解鎖管的一生,與海洋的關係,之後煮出美味的鎖管米粉。 期待融合體驗行程及食魚教育讓青年更了解台灣的漁業文化及產業特色。
南投清流青年壯遊點
清流部落,居民均屬賽德克族德固達雅語群(Seediq),族人自稱Alang Gluban(谷路邦部落)。 還記得電影《賽德克·巴萊》帶來的感動與震撼,卻沒機會親自體驗片中的歷史故事嗎? 來到南投清流部落,實地造訪電影拍攝地點,更能體驗在地原住民部落的人文風貌與其自然景觀,了解和平及反戰的人權概念。 1.成為一日賽德克人 透過影片導覽、部落巡禮解說瞭解原民文化,也能親自參與傳統服飾、文面、狩獵體驗、傳統射箭、苧麻編織等體驗活動,讓你走進部落,體驗成為一日賽德克族人。 2.你所不知道的霧社事件 走入南投仁愛清流部落,聽聽族人分享霧社事件後代的人文故事,並親自體驗歷史場域情境。南投清流壯遊點這就帶你了解教科書及電影以外的霧社事件,感受原住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3. 動手玩出新創意 經由達人的指導,實地學習操作賽德克綁紮技藝、DIY幸運手織帶及設計平面傳統家屋, 激發自己的想像力及創作力,透過自己手做,更能夠體驗當地原住民族之藝術文化。
彰化芳苑青年壯遊點
《芳苑壯遊點》 芳苑鄉位於台灣彰化縣的西南角,這裡的地理位置使它成為台灣西部海岸最接近台灣海峽的地區之一。這裡融合了農業與漁業的生活方式,形成獨具特色的半農半漁社區。 芳苑鄉王功地區擁有豐富的觀光資源,無論是濱海植物生態、潮間帶濕地、傳統信仰,還是懷舊古厝與國家地方建築,皆展示著這片土地的獨特魅力。這裡的環境未受破壞,完美保存了原始的農漁村風貌與深厚的傳統文化,並擁有台灣中西部海岸最美麗的潮間帶。漫步於黑色沙灘,眼前的夕陽餘暉映照在海面上,仿佛走進一片人間仙境,讓人陶醉其中。 王功的海鮮更是這裡的獨特魅力之一,成為遊客必嚐的美食特色。美食街緊鄰王功漁港,這裡的蚵仔炸、鮮美海鮮和現炒花生等道地小吃,每一口都令人陶醉。當地的海味鮮美,搭配濃厚的漁港風情,保證讓你一試成主顧,回味無窮! 芳苑壯遊景點將帶領你深入探索當地的生態、文化與歷史,讓你在旅程中深入了解這片土地的獨特魅力與豐富底蘊: 1. 深度蚵農體驗 在老蚵農的帶領下,透過親手剝蚵、串蚵、立竹竿做蚵架等活動,帶你深度體驗蚵農的日常生活,了解王功漁村人文特色,王功可說是一個最自然的學習場所,值得你一起來探索! 2. 再創蚵殼美學DIY 欣賞獨一無二的蚵藝作品,並親手創作屬於自己的廢蚵創意紀念品。在這裡,你將運用廢棄蚵殼,體驗DIY的樂趣,讓這些海廢品煥發新生,賦予它們全新的價值,將自然與創意融合,創造出別具意義的藝術作品。 3. 王功生態文化導覽 跟隨環教導師,踏上濱海植物巡禮之旅,細心欣賞這些植物獨特的生命特徵,體會它們與漁民堅韌精神的深刻連結。並走進王功故事館,深入了解這片土地的人文歷史與悠久的起源,聆聽王功人王功事,更加貼近王功的自然與文化之美。 4. 走訪探索潮間帶 深入探索潮間帶及西海岸豐富的生態世界,了解螃蟹、河豚、彈塗魚等獨特生物的生活習性與特徵。隨著環教老師的精彩解說,更加貼近潮間帶的生物多樣性,並認識王功近海魚類的生態奧秘,感受這片海岸帶來的自然奇觀。 5. 食農教育體驗 體驗食材從土地到餐桌的過程,並提供多樣化主題可選擇:大漁樂家、花生大小事、構樹麻糬、蚵仔披薩,學習如何以永續的方式種植與捕撈,並體驗收穫、製作等過程,讓您對食物的來源與價值有更深刻的認識。
臺中梨山青年壯遊點
梨山部落【Slamaw】梨山是從西部到東部的重要轉運站,也是中部橫貫公路開發最早、最熱鬧的風景區。 梨山位處2000公尺的高山地區,由於地理位置,更保留了許多原住民部落的自然資源與純粹風貌。 臺中梨山壯遊點帶你邁開腳步,體驗除了高山特有的主題行程,泰雅原民文化及臺中母親之河-大甲溪溯源也是活動特色之一。快一起看見梨山之美,發現部落美學,探索在地生活面貌! 1.部落深度尋根 梨山擁有四大部落:梨山部落 、新佳陽部落 、松茂部落、環山部落,豐富的泰雅文化,藉由原住民人文、語言、音樂、舞蹈等特色,來尋找歷史的痕跡、尋訪櫻花鉤吻鮭,帶你認識最全方位的泰雅部落! 2.自我體能大躍進 在高海拔的遊程中,走訪獵人步道、希利克步道等特色景點,讓你在欣賞美景時,也同時提升大大自我體能。透過雙腳步行與攀爬,實際感受大自然的溫度,成為山野中的體能冒險王! 3.在地文化DIY 梨山孕育出各種高優質的農特產品,廣受歡迎的梨山茶就是產自於海拔1450至2500公尺之梨山茶區之高冷茶菁,經由解說教學,從採茶、製茶、焙茶等茶相關製作過程,帶你手把手體驗一輪。另外也可在從自然中取材,撿拾在地小落果製成泰雅小獵人飾物,讓自己跟當地文化更靠近!
臺中舊城青年壯遊點
臺中舊城區壯遊體驗計畫:探索歷史、學習實作、共創未來 你是否好奇臺中舊城區的古老建築?想一探那些被時光掩蓋的城市故事? 以臺中舊城區為核心,透過精心規劃的體驗活動,帶領參與者走進歷史場域,親身感受舊城區的文化底蘊。我們設計多元主題體驗,參與者可依個人興趣選擇不同路線,透過文化導覽、色彩與符碼探尋、老屋修復現場觀察,以及職人 DIY 體驗,深入理解老屋活化的挑戰與價值。 此外,計畫將串聯在地文創品牌與產業職人,讓參與者透過實際動手操作,體驗歷史建築與地方文化的連結,進一步強化學習印象,使其對舊城區的發展脈絡與文化意涵有更深刻的體悟。 客製化行程|學校、團體歡迎洽談 我們提供彈性規劃,可依需求調整導覽路線與活動內容,打造專屬的舊城探索體驗。歡迎學校、社團及企業團體聯繫洽詢,共同策劃深度文化之旅! 聯絡我們 若有疑問,歡迎 #私訊FB粉絲專頁 臺中舊城區壯遊 或來電洽詢 (04)2225-7020 范小姐 可接聽時間:週一至週五 10:00-17:30
彰化二水青年壯遊點
對喧囂的都市及擁擠的人群膩了,就到二水吧! 騎上卡打車, 沿著二水觀光自行車道在稻香和三合屋老宅間悠遊,穿梭在老街中欣賞古巴洛克式建築。 給自己來趟懷舊農村之旅,在廣闊的綠色稻田中,讓二水帶給你最單純的小美好! 1.二水獨特農事體驗 來到二水,就該體驗在地農村活動!在暑假體驗米食文化、割稻體驗及米苔目的DIY,九月採收龍眼並製成龍眼乾,十一月採收香甜的白柚...,四季推出不同的豐富活動,當幾天的農夫都不會累! 2.小鎮三鐵之旅 來趟鐵路、鐵腿、鐵馬的「三鐵之旅」,穿梭在老宅舊屋的三合院,體驗在地小鎮濃濃的鄉土味,享受被火車追逐的快感,如假期農夫般過兩天無憂無慮的生活。 3.八堡圳感恩跑水體驗趣 相傳臺灣清治時期,施世榜開鑿八堡圳時一直無法成功,有位姓林的老人出面教導引水法才終於成功,後人因此建就建「林先生廟」祭拜。彰化二水壯遊點帶你認識八堡圳及林先生的傳奇故事,在11月時也透過跑水祭來感念林先生,表達敬天謝地的涵義,傳達珍惜水資源的重要性。
雲林古坑實驗青年壯遊點
結合青年行動、街區走讀、農村生活與在地產業,與「創樂子生活學苑」合作,引導青年深入地方、累積成長經驗。 1. 青年行動:培養組織與解決問題能力,從地方議題發掘到行動實踐,強化團隊合作與跨領域合作力。 2. 街區走讀:探索地方歷史、建築與文化,體驗街區變遷,培養觀察與敘事能力,轉化為地方故事。 3. 農村生活:體驗農村飲食、節慶與生態,理解地方文化與現代化挑戰,深化社區認同與情感連結。 4. 在地產業:參訪特色產業,了解技藝傳承與經濟發展,思考創新模式,促進產業與文化融合。
臺南府城青年壯遊點
總覺得宗教神秘又帶點距離感嗎? 來來來~快一起來到臺南這個歷史悠久的城市,府城壯遊點將以臺南舊城區的歷史為形成主軸,帶你以走讀的方式深入巷弄、參訪廟宇,並串連歷史空間、傳統老行業、特色商店、文創小店等各具有府城文化的據點,了解臺南的各式傳統文化習俗和新興文創產業等故事。 1. 從信仰看臺南 信仰是最能反映出一個地方的文化特色,因此臺南府城壯遊點以生命禮俗做為分類,將府城的廟宇概分為和生活相關的十二大信仰,透過參訪和導覽的方式,帶你深入天壇、臨水夫人媽廟、台南孔廟、延平郡王祠等廟宇,親自瞭解當地居民與宗教密不可分的關係。 2. 府城百工藝師圖像 臺南市的民俗工藝創作主要表現在大大小小的廟宇中,從大木作構件、小木作鑿花、神像雕刻、門神彩繪、壁面漆作到各種的石雕構件、金工、繡黼,都代表著各個世代社會的美好祈願,也是地方特色美學的展現!仔細觀察,城市文化密碼正悄悄向你敘說臺南的歷史故事! 3. 七夕做十六歲成年禮 你知道在小孩成長時,有多少疑難雜症嗎?而七娘媽是孩子們的守護神?過去臺灣民間流行一種「成年禮」--每年農曆七月七日,在孩子十六歲時要到七娘媽廟燒金紙,表示孩子已經長大,可以開始分擔家計並負起社會責任。透過參加「做十六歲」成年禮,在轉換地位的過程中,必須了解從此要對自己的言行負責,不要讓青春留白! 4. 回到1923-古都青春夢 1923年臺灣文化協會搬到臺南無尾巷,這些臺灣精英結合草根力量,從演講、讀報社、夏季學校等活動;透過文化美臺團的全臺巡迴、臺南文化劇團到處搭台演出,掀起臺南地方青年奮發向上的啟蒙動力。其中盧丙丁與林氏好、韓石泉與莊綉鸞、吳秋微與高秀圓、劉青雲與本木真,這些逐漸消失在大時代中的愛情故事,給我們留下什麼樣的經典回憶與啟示。 我們將讀他們的詩文、唱那時候的歌,走過這些前輩們青春的足跡。
嘉義大林青年壯遊點
大林區域富含在地特色與能量,除了特色文化外還有豐富的友善農業體驗,因此協會與在地青年團體「大林好」合作,將在地民俗、文化、生態融合至親子活動裡,並邀請不同領域的講師參與設計內容,同時搭配周邊特色店家,讓大林地區形成大小朋友皆宜參訪的好場所。 跟著我們一起體驗大林吧(❁´◡`❁) 【泰成中藥行】 體驗傳統中藥文化特色,依照節氣辦理對應之茶包DIY,並針對參與對象辦理相對應之講座 【萬國戲院/翹嘴秋茶店仔】 透過走讀與展品操作,認識大林小鎮唯一保存完好的戲院與茶店,帶領參與者認識大林風華的那段歷史時光,也讓更多人了解過去娛樂產業文化、背後的故事與娛樂產業存在之必要性。 【梔子花體驗】 體驗在地社區獨有的梔子產業,從農場到餐桌、從說菜到用餐,將五感體驗融入此次活動中,讓參與者了解梔子花產業現況,認識與品嘗在地食材之特色。 【夜觀諸羅樹蛙】 夜觀嘉義特有種-諸羅樹蛙,由農友帶領大家親自走進竹林裡,找尋綠色精靈-諸羅樹蛙並親自解說,實踐生態教育。 【鳳梨體驗】 國民水果-鳳梨,大家對它並不陌生,但是鳳梨怎麼挑選才好吃?噴過生長激素的鳳梨長怎麼樣?友善種植的方式與傳統慣型農法的差別?鳳梨怎麼採、怎麼削?農場主人將親自帶領大家認識鳳梨,以上的答案來農場裡就能親自體驗並得到解答,透過走入鳳梨田到餐桌品嚐,實踐食農教育精神。 【水鬼文化】 大林在地獨有,因為某段歷史導致水鬼文化產生,它背後有什麼故事?透過實境解謎的方式將帶領參與者認識大林水鬼文化,透過遊戲認識在地歷史與文化。 【吳家蜂場】 吳家蜂場位於大林三角里五百年茄冬樹下,是與林青霞樹相伴的養蜂場,農村的環境孕育出甜美的蜂蜜,有豐富的蜜蜂生態與純淨的蜂蜜,透過農場蜜蜂解說與品蜜,實踐生態教育。 【大林糖廠】 民國四、五○年代,台灣的製糖產業在經濟建設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這時期也是糖業最興盛的時期,大林糖廠在當時帶動了嘉義地區的發展,大林彼時成為嘉義經濟最繁榮、人文素養最高的地方。隨著時代變遷,糖業逐漸沒落、外移,大林糖廠現在也變成了居民與遊客吃冰、乘涼的地方。 【大林自行車步道】 大林腳踏車步道以糖廠為起點,全長7公里,沿線串起大糖里、湖北里、三村里與三角里四個社區生活圈,沿途可以看到大林特產:稻田、竹林、鳳梨園,還有台鐵火車從頭上經駛而過的體驗。 【成都旅社】 成都旅社是3棟連結為一大棟的長型街屋建築,建築外觀擁繁複技術製作的鐵件及窗花,特別在3樓小房間設計轉軸可打開的鐵窗花,隱藏過往躲避警察查緝的小心機,充滿故事及趣味性的歷史痕跡。
嘉義舊城青年壯遊點
嘉義舊城壯遊點創辦人「余國信」先生從18 歲就參與各項環境與社會運動,也發起多場文化古蹟的搶救。他對嘉義市的歷史、文化、社會、產業、政治都有研究與熱情,也是洪雅書房及玉山旅社的經營者。嘉義舊城壯遊點是在嘉義舊監壯遊點的基礎上重新定位與新發展! 將透過藝術文化的角度,帶你從不同面貌愛上嘉義。 1. 城市文化慢慢行 透過漫步方式,觀察嘉義火車站附近的街角,拜訪特色老行業與老建築,慢慢得深入了解在這個同時保留繁榮與質樸的可愛城市。 2.嘉義最YOUNG的老店 「南台灣最活躍的社運書店」洪雅書房是嘉義市特色的獨立書店,已經經營20年書店專賣推動台灣文史社運、鼓勵環保、小眾藝文等理念書籍及音樂,每周三的晚上七點半都有免費講座可以參加,從參觀的過程中,看看余國信先生如何展開每段的文史保存行動。 3.與木建築的深度對話 日治時期時,嘉義是臺灣最重要的木材聚集地,當時有許多日式的建築都是使用檜木作為建材。透過參觀檜意森活村、順益木材廠和愛木村,從中瞭解嘉義阿里山的林業開發史,和木建築來場深度對話!
屏北部落青年壯遊點
屏北有許多豐富的部落文化,地磨兒(timur)部落源起於人、神所選定的幸福美地,陽光灑落的大武山群中,大地的聲音隨炊煙升起仰天一望,是人間與上天交會,互打招呼。 到屏東縣線上的「屏北旅遊」走一遭,將從頭到尾對排灣族有著嶄新視野的看見,藉此由衷真切深入部落、感受部落並貼近部落! 1.貼近部落文化 經由部落導覽,聽聽耆老們述說充滿神秘氣息的祖靈故事,了解部落族人是早期沒有文字記載時,如何運用圖騰雕刻來留下文化及象徵了什麼意義。 2.屏東部落生態體驗 透過原住民工藝體驗使學員實際參與製作琉璃珠、月桃葉編織、皮雕等工藝品外,近一步加深對原住民文化的認識,拉近與部落的距離。透過親身參與,了解原住民藝術之美! 3. 石板屋工法 提到部落藝術,除了琉璃珠、雕刻外,怎麼可以不提到石板屋藝術!冬暖夏涼的石板屋是由一片片交錯的石板所砌成,是原住民的特有的建築工法及建築的美麗作品,呈現原住民的經典工藝、文化、智慧與生活態度,更被譽為是會呼吸的房子!
臺南安平青年壯遊點
安平走過了荷據、明鄭、清領及日據的漫漫時光,至今走了三百年,人文薈萃的歷史風貌,豐富的常民文化涵蓋了古蹟、建築、文物等,為安平古城披上了一層古典面紗! 1.百年廟宇風華 安平古城的廟宇眾多,其中最特別的是廟宇工藝間的差異。工藝藝師們融合了人文倫理,在木雕、彩繪、石雕、泥塑的創作中,彼此相互競爭,留下最完美優秀的廟宇藝術,帶來豐富精彩的視覺饗宴! 2.台江國家公園巡禮 台江國家公園還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像是河川、濕地、紅樹林、鹽沼等。除了地景風貌外,還有高腳屋的特殊建造來保護環境,帶你遊覽自然環境的夏日慶典! 3.微笑坤喜灣 有著三百年歷史的鯤鯓、喜樹、灣裡仍保有傳統濱海漁村的原始樣貌,早期紅磚屋牆穿插著記憶中的彩繪圖,在這裡充滿了樂趣、人情、創意及濃濃懷舊感。
高雄大寮實驗青年壯遊點
(1)蹲點地方,最接地氣 本會立足大寮區,與區內各單位互動頻繁,112年度及113年度陸續協助大寮社區、拷潭社區、翁園社區、溪寮社區等推動社造業務,亦進入校園,如忠義國小、山頂國小、永芳國小、溪寮國小,傳達社區林業、食農教育等概念,同時協助鳳山新住民服務中心辦理新住民認識大寮活動等,是蹲點大寮,行銷大寮的先鋒。 (2)維護、宣傳歷史建築,實際行動 共益磚窯(八卦窯)及瑞榮磚窯(登窯)是高雄市列冊的歷史建築,本會協助其導覽宣傳及場域整理的工作,114年並將推動磚窯導覽員培訓,培訓完成後,磚窯將有專責導覽人員,為居民、市民朋友介紹磚窯的種種生活及文化。 (3)復興大寮黑元寶 本會踏查本區物產,發現拷潭菱角因道路開發、農夫年齡高,近年菱角田面積不斷減少,恐怕有滅失的危機,遂致力於復興菱角事務,112年及113年與社區合作種植菱角,辦理採收體驗活動,反應良好,未來青年於中秋節後到本壯遊點者,將會安排菱角採收體驗,體驗當一日菱角農。
宜蘭樂巴漾青年壯遊點
樂巴漾(lpayang)是泰雅語的沖積平原之意,寒溪前人遷移至此看到蕃社坑溪在山角沖積的大平原就稱之為lpayang, 世居於此的寒溪人也就稱此地為lpayang,導覽活動程結合寒溪特殊日據時期殖民歷史,部落融合日本及泰雅語的殖民史,包含不同於傳統泰雅族的聚居形式及語言文化,形成一新獨樹一格的語言及生活型態,透過部落導覽帶領學員了解殖民對部落的影響。 除了對殖民史的議題學習之外,也與「小董山間野炊」合作,小董將從小父親教導的山裡狩獵經驗與泰雅文化結合,開發野外求生技能與泰雅文 化的特色體驗行程,從認識寒溪部落開始,帶領遊客探訪森林步道野生 動植物,到溪谷邊學習泰雅族抓魚的傳統智慧,自然幽默的解說風格總 是能讓遊客哈哈大笑,不管是一天山間野炊遊程,還是兩天一夜的山徑 野營探險,都讓遊客收穫滿滿印象深刻。小董的太太則將婆婆傳承給她的泰雅手藝加以創新,推出「Yata的部落餐桌」,把野菜的故事、野溪烤魚的場景搬上桌、生山豬肉壽司、烤山雞等,創意美味大獲遊客好評。
花蓮太巴塱青年壯遊點
太巴塱部落是原住民人口最密集的部落,且保有傳統及最完整的歷史故事的故鄉。來到太巴塱,和部落族人唱歌跳舞,一起學習他們樂觀且知足常樂的個性! 太巴塱位於花蓮光復鄉,而「太巴塱」地名的由來,是因在光復鄉太巴塱部落裡有一條河流中有許多魚、蝦子與螃蟹,特別的是螃蟹居然是白色的!阿美族人因而稱之為「Tafalong」,也就是「白螃蟹的故鄉」之意。 1.太巴塱豐年祭 I LISIN 「年祭」是阿美族最大、最隆重的祭典活動,每年在主要的農作物收穫後舉行,除了慶祝豐收外,還有慎終追遠、緬懷祖先功蹟的重要意涵,如同漢人的過年,阿美族部落需經「年祭」的除舊迎新、驅邪祈福祭典活動,才進入新的年度,這段期間,太巴塱的阿美族稱之為『Pipik Dan No Mihca』,意指一年裡的轉折時期。太巴塱的「年祭」是以一系列的活動形式呈現,目前已簡化為五天,內容包括階層訓練、迎靈祭祖、祈福儀式、文化傳承、體能競技、歌謠舞蹈、感恩酒會到最終的除舊迎新儀式,都和傳統的信仰體系緊密結合。 2.親手製作傳統服飾配件&情人袋 來到太巴塱,製作屬於自己的第一件原住民傳統服飾配件,從中瞭解傳統服飾代表的意義,也透過用創意製作新潮又不失傳統的情人袋,體會母系社會的文化價值,讓親手製作增添紀念價值! 3.太巴塱經典歌舞 阿美族舞蹈的最大特色就是有舞必有歌,又分為祭祀型態歌舞(Sakrero)及一般樂舞(Salakiaw) 兩種不同型態,祭祀型態歌舞(Sakrero)主要為祭祀時才會唱跳的歌舞,而一般樂舞(Salakiaw)則是平常慶祝、宴會時會跳的舞蹈,從歌舞中和族人一起度過無憂無慮的夜晚!
宜蘭經驗實驗青年壯遊點
►宜蘭經驗|玩轉城市治理,感受宜蘭魅力! 你想深度認識台灣嗎?你渴望一趟充滿意義與體驗的探索之旅嗎?「宜蘭經驗」從城市治理故事到豐富的自然文化,帶你深入宜蘭,發現前所未有的旅行視野與公民行動力! ►探索空間設計與人的互動之旅 踏上宜蘭縣政中心、新舊城區,在專業達人的帶領下,從實際案例中看宜蘭的公共空間如何巧妙融合在地文化與民主自由,啟發你對城鄉發展的想像。 ►親近自然,創意手作 來到陳定南紀念園區,不僅有深度導覽,還可用在地素材進行手作體驗,製作屬於自己的回憶,感受自然與文化交織的宜蘭特色。 ►反思學習,激發公民行動力 活動中透過深度討論、共創共學,讓你有機會與其他青年一起思考未來發展,將自己的觀點轉化為具體建議,激發你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 ►觀察農田生態,認識平原生態系 探索三星鄉的農田,尋找生活其中的小生物,摸索人類與自然的共存法則,體驗真實而充滿趣味的農村日常。 ►串連世界,實踐永續發展 我們的行動不只在地方,更連結了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透過實地探索,讓你體驗文化保存、城市治理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平衡發展,鼓勵跨域思考,培養全球視野。 立即報名!讓宜蘭經驗的故事成為你的助力!
花蓮玉里青年壯遊點
玉里,一個遠得像是天堂的小鎮 這座全臺灣面積最大的鎮,位處東臺灣交通樞紐,坐落在花東縱谷平原,群山環繞,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對望。這片由秀姑巒溪所孕育的土地,是被原住民口中母親河選中的沃土,盛產有機農產品,出產玉里米、文旦、西瓜等豐富優質的農產品。幾百年來的島內移墾軌跡與文史,塑造出囊括原住民、閩南、客家、外省的「四合鎮」多元共榮生活文化,在多元族群相互滋養下,結成一篇篇帶有人情味的生活日誌。
花蓮馬太鞍青年壯遊點
Fata‵an阿美族語樹豆之意,進入位於花蓮光復鄉的馬太鞍部落,熱情的部落青年與耆老帶領你認識馬太鞍濕地和部落文化的在地智慧,體驗野炊、認識野菜及石煮法的特別文化,實際參與並融入當地部落生活,感受阿美族人帶來的無限熱情。 1.巴拉告生態捕魚法 馬太鞍是阿美族人的傳統生活地區,因早期長滿了樹豆而得名。在這能體驗世界上唯一的生態捕魚實地操作--巴拉告(palakaw),跟隨專業達人的帶領下了解部落前人的智慧,獲得難能可貴的在地捕魚經驗。 2.豐年祭典體驗 花蓮馬太鞍居民民風純樸,保有阿美族的溫順性格及傳統節慶風俗,豐年祭典中具濃厚阿美族氣息的溫馨特色,塑造出屬於馬太鞍地區獨特的形象與意義,跟著花蓮馬太鞍壯遊點一起牽起彼此的手,好好享受在部落中無憂無慮的每一刻!
花蓮戶外探索實驗青年壯遊點
自然能夠帶給我們心靈的平靜與力量,也是花蓮在地最大的寶藏。 花蓮的山海壯麗景色,讓我們在戶外體驗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與希望。 本會以促進臺灣戶外教育發展為宗旨,結合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並致力於培育戶外教育專業人才。活動類型涵蓋獨木舟、SUP、攀岩、衝浪及單車,創新之處在於將戶外活動設計為教育課程,不僅僅停留於體驗層面,更融入生態與在地文化認識的元素,期望藉此豐富參與者的身心發展。 今年度首次加入青年壯遊點,期待讓在地花蓮青年能有更多接觸戶外活動的機會,並結合在地特色,讓喜歡花蓮、好奇東台灣的國內外青年,能在戶外活動中深刻感受山海,享受野外生活。
馬祖津沙青年壯遊點
本壯遊點將以遊戲化學習結合地方設計的思維出發,於遊程中結合閩東文化、海島文化、戰地文化於走讀中,加入福州母語教學和馬祖黃金餃實作體驗,並於過程中參與澳口微淨灘活動,讓來體驗的旅人變成津沙真正的家人,期許透過永續旅遊的標準讓本壯遊點展現越在地越國際的社會影響力。
金門烈嶼青年壯遊點
善用當地的資源和地方組織,串聯居民、在地青年,結合聚落的文化特色,設計規劃具有地方文化價值的導覽及體驗活動,讓參與者更深入地了解從農業時期、軍管時期、戒嚴時期、開放觀光在地文化,珍惜當下、覺察自我社會責任。 更容易理解離島「烈嶼」經過農業時期、軍管時期、戒嚴時期、開放觀光歷史脈絡與文化軌跡,藉此也讓參與者對離島聚落過去生活方式產生敬畏之情,珍惜當下。學習居民、在地青年如何有效運用在地文化資源重生、創新方式,讓大家認識在地文化、認同在地文化重要性。 達人導覽:透過在地人專業解說與導覽,了解聚落民俗風情與歷史文化。 景點探索:探索八百多年宋代古井、欣賞媲美世界襲產「林天助」大師廟宇連環壁畫。 食農教育、實作體驗:透過認識、體驗從農業時期將在地農作物「露穗」運用在生活飲食、生活用品庶民生活記憶。 聚落襲產文化體驗:聚落現存縣定古跡「東林東井」打水體驗、「佛祖宮」連環壁畫彩繪的聚落生活型態。 行動劇展演:以個人行動劇場展演,了解在軍管時期、戒嚴時期,離島「烈嶼」島民在島上的戰地生活文化。
金門青年壯遊點
金門位於福建省東南方的廈門灣內,是一座美麗的海上公園,也是保衛臺海安全的英雄! 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到臺灣後,開始實施戰地政務,使金門籠罩在這軍事禁地的神秘色彩長達40年。 基於它特殊的歷史背景,金門保存了許多自然與人文資源,快一起跟著金門壯遊點來趟深度的閩南文化之旅! 1.戰地文化 金門壯遊點帶你走訪馬山觀測所、山后民俗村、獅山砲陣地、翟山坑道等歷史景點。其中獅山砲陣地又名震東坑道,位於山后民俗文化村後的獅山,是現今僅存的坑道式榴彈砲陣地。再一起看看當地著名的砲操表演,流利的演繹砲彈發射的過程,伴隨著鏗鏘有力的答數與整齊劃一的步伐,體驗金門獨特的戰地文化! 2.閩南與僑鄉文化 金門早期移民多來自漳、泉兩州,當地建築及風土民情大多便沿用閔廈古風。其中水頭聚落可說是金門最具代表性的閩式建築與銃樓,水頭又名金水,位於金城鎮的西南隅,是個以黃姓為主的多姓聚落,也因為它鄰近水頭碼口,早期就是金門與廈門之間的交通要點,保存的閩式建築與洋樓也是全島最多、最精美的。 3.金門在地特色小吃 都來到了金門,當然不能錯過地方美食,諸如廣東粥、油條、石蚵、麵線、蚵爹、酒醩牛肉...等特色在地小吃。 4.山海活動體驗 徒手攀挑戰金門陡峭的太武山花崗石石壁、輕划SUP或是獨木舟徜徉在古崗湖畔,或是人數足夠時來場英雄島的漆彈大戰...,這些都是金門壯遊點的新體驗活動。
澎湖湖西青年壯遊點
藉由活動的體驗了解人類與環境的相輔關係,進而尊重自然與愛護食物,跟著達人親自去感受里海居民的生活型態,以及在地人如何以里海精神去守護,人類如何從里山-里海獲得的各種資源,供給服務能夠永續供應的重要機制。藉由活動的體驗了解人類與環境的相輔關係,進而尊重自然與愛護食物,跟著達人親自去感受里海居民的生活型態,以及在地人如何以里海精神去守護,人類如何從里山-里海獲得的各種資源,供給服務能夠永續供應的重要機制。 1.透過導覽解說讓參加活動的伙伴,能深入體驗農漁村的過去歷史與前人的 經驗與智慧。 2.透過在地職人與青年、學習地方知識學、食魚教育、農漁事體驗。 3.希望透過跨域合作達到推廣在地特色、海洋教育以及文化體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