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天】高頭蝠生態探索學習
Day 1
08:50-09:00 台北市龍山寺捷運站集合
09:00-11:30 前往鹿港
11:30-14:30 漫步鹿港認識蝠文化+鹿港小吃
14:30-15:30 前往四股
16:00-18:00 認識四股社區、產業與高頭蝠生態
18:00-19:30 高頭蝠寶寶慶滿月+等待蝠滿天
19:30-20:30 晚餐
20:30-21:00前往住宿地點。 夜宿嘉義朴子
早餐:自行享用 午餐:自行享用老街小吃 晚餐:團體晚餐 住宿:朴子山海大飯店

【第2天】四股社區產業體驗學
飯店早餐
09:00-09:30 前往四股社區
09:30-12:00 漫遊鰲鼓濕地(腳踏車)
12:00-13:00 午餐
13:00-14:30 社區產業體驗(蛤蜊、蚵等)
14:30-高頭蝠們~珍重再見 返回台北
早餐:飯店早餐 午餐:風味餐 晚餐:無 住宿:無


【第3天】繳費方式
【 轉帳繳費】
中華郵政 (銀行代號700)台北西園郵局
局號:0001037 帳號:0465616
戶名:台北市蝙蝠保育學會
1.姓名
2.聯絡電話
3.轉帳日期
4.轉帳末五碼 / 郵局戶請提供轉帳戶名
【 線上刷卡繳費】
嘉義縣東石鄉四股社區內每年春末夏初都會有一群高頭蝠來訪
這群高頭蝠來自哪邊目前還不得而知
遠渡重洋跨國來的機會很高
來這邊的高頭蝠選擇社區內一棵最高的華盛頓椰子棲息
年覆一年...
來的數量逐年增加
至2015年已經有一千餘隻了
其中不少高頭蝠媽媽來此生下寶寶
對於一年只生一次,一次平均一個寶寶的蝙蝠來說,生下寶寶並哺育牠是很重要的事。
因此高頭蝠媽媽不遠千里到此一定有她的原因
除了有些蝙蝠有研究指出如同鮭魚、海龜般會回到原出生地生下寶寶之外
食物、環境一定也是選擇的因素之一
等待寶寶長大有長距離飛行能力後
蝙蝠媽媽就在冬天到來前
帶著寶貝離開台灣....去了目前沒有人知道的國度
1. 認識蝙蝠生態及文化
2. 參與高頭蝠研究及保育
3. 友善蝙蝠社區經營
高頭蝠又稱小黃蝠,是以昆蟲為主要食物的蝙蝠。
學名:Scotophilus kuklii (Leach, 1821)
形態:頭軀幹長約6.5公分,前臂長約5公分,體重15~22公克。
懷孕:105~115天,一年一胎,一胎1~2仔。
高頭蝠是亞洲熱帶地區廣布的蝙蝠物種,從巴基斯坦到中南半島、斯里蘭卡、海南島、蘇門答臘、婆羅洲、爪哇、巴里島、蘇拉威西、菲律賓等南太平洋諸島一直到台灣都有牠的蹤跡。
每年春末夏初總會有一群來自遠方的高頭蝠到台灣的台北、新竹、彰化、雲林、嘉義、屏東、金門等幾個地方,選擇棕櫚科的蒲葵或華盛頓椰子樹的枯葉下棲息。嘉義四股社區的華盛頓椰子數下的高頭蝠可聚集到上千隻。多數的高頭蝠遠渡重洋到此生下寶寶並照顧寶寶,直到秋末待新生的寶寶學會飛行後再度離開,如此年覆一年的來台灣進行最重要的繁殖育幼。台灣成為許多高頭蝠的出生地,當這些高頭蝠展翅離開後,即使去了不知名的地方或遙遠的國度無論是否再回來,牠們身上烙印的是在台灣生下並長大的高頭蝠。
分布在這麼廣的地方
有著不一樣的稱呼如小黃蝠Yellow Bat 或家蝠 House Bat,同時也說明了這個蝙蝠的特徵與習性:有著黃色的毛髮,也會居住在人類的住家中。
高頭蝠是少數可以適應人類開發環境的,因此在城市中、農業區一些蒲葵樹、屋簷縫隙等地方可以發現牠們的蹤跡。但在台灣,蒲葵樹的減少、老屋改建等棲地的喪失加上天災如颱風導致的蒲葵落葉斷樹及殺蟲劑等的影響,都大大影響其生存。